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内外网络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17-29页 |
2.1 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26页 |
2.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2.2 教师远程研修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2.2.1 样本检索 | 第26页 |
2.2.2 研究内容分析 | 第26-27页 |
2.3 文献总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免师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9-39页 |
3.1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第29-33页 |
3.1.1 教学模式 | 第29-31页 |
3.1.2 远程教学模式 | 第31-32页 |
3.1.3 网络教学模式 | 第32-33页 |
3.2 理论基础及启示 | 第33-39页 |
3.2.1 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启示 | 第34-35页 |
3.2.2 远程研修理论的启示 | 第35页 |
3.2.3 成人网络学习理论的启示 | 第35-36页 |
3.2.4 投入学习理论的启示 | 第36-39页 |
第4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整体现状分析 | 第39-59页 |
4.1 教学环境的分析 | 第39-51页 |
4.1.1 教学平台 | 第39-43页 |
4.1.2 教学资源 | 第43-48页 |
4.1.3 教学策略 | 第48-51页 |
4.2 当前教学模式中个性化模式的分析 | 第51-57页 |
4.2.1 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型模式 | 第51-52页 |
4.2.2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 第52-53页 |
4.2.3 基于资源的学研实践教学模式 | 第53-54页 |
4.2.4 “混合式”教学模式 | 第54-55页 |
4.2.5 基于活动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 第55-56页 |
4.2.6 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 | 第56-57页 |
4.3 当前网络教学模式共性问题的总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应用现状调研 | 第59-85页 |
5.1 调研维度的确立 | 第59-60页 |
5.1.1 宏观维度 | 第59-60页 |
5.1.2 微观维度 | 第60页 |
5.2 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60-61页 |
5.2.1 抽样方案 | 第60-61页 |
5.2.2 问卷发放 | 第61页 |
5.3 调查研究的学员基本信息与学习认知技能的差异性分析 | 第61-70页 |
5.3.1 学员的基本情况与学习认知技能信息的分析 | 第62-66页 |
5.3.2 学员网络学习认知技能的差异性分析 | 第66-70页 |
5.4 调查研究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 第70-77页 |
5.4.1 学员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分析 | 第70-72页 |
5.4.2 对平台技术环境总体评价的分析 | 第72-74页 |
5.4.3 对教学策略与评价满意度的分析 | 第74-77页 |
5.5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77-81页 |
5.5.1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学生访谈的分析 | 第77-80页 |
5.5.2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教师访谈的分析 | 第80-81页 |
5.6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81-85页 |
5.6.1 宏观层次的问题 | 第81-82页 |
5.6.2 微观层次的问题 | 第82-85页 |
第6章 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改进的策略和建议 | 第85-93页 |
6.1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 第85-88页 |
6.1.1 建立更为健全的校级沟通机制 | 第85-86页 |
6.1.2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 第86页 |
6.1.3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 第86-87页 |
6.1.4 加强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 | 第87-88页 |
6.2 对教师层面的建议 | 第88-90页 |
6.2.1 重视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 | 第88页 |
6.2.2 丰富人机角色关系 | 第88-89页 |
6.2.3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 第89-90页 |
6.3 对学生层面的建议 | 第90-93页 |
6.3.1 增强对网络学习的认知 | 第90页 |
6.3.2 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第90-91页 |
6.3.3 提高自身的网络学习技能 | 第91页 |
6.3.4 加强学习团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91-93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93-95页 |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3-94页 |
7.2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