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历史教材有关中国史部分内容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 | 第15-29页 |
第一节 政治上的特点 | 第15-19页 |
一、重视自然环境对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 | 第15-16页 |
二、认为中国朝代更替与天命思想有很大关联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经济上的特点 | 第19-24页 |
一、重视科技发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19-22页 |
二、重视中西之间的经贸交流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 第24-26页 |
一、重视中国哲学的起源 | 第24-25页 |
二、注重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 | 第25-26页 |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上的特点 | 第26-29页 |
一、关注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 第26-28页 |
二、重视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内容分析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政治上的特点 | 第29-34页 |
一、关注统治者的改革运动 | 第29-30页 |
二、重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 第30-32页 |
三、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 第32-34页 |
四、对中美之间的关系有所介绍 | 第34页 |
第二节 经济上的特点 | 第34-37页 |
一、认为此时的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 | 第34-35页 |
二、注意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连锁反应” | 第35页 |
三、指出中国正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 第37-38页 |
一、关注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 第37页 |
二、重视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37-38页 |
三、关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 第38页 |
第四节 军事和外交上的特点 | 第38-40页 |
一、认为中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 第38-39页 |
二、关注到中国军事行动上的惨败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内容分析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政治上的特点 | 第40-43页 |
一、出现了两个中国的表述 | 第40页 |
二、丑化社会主义,美化自身形象 | 第40-41页 |
三、重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经济上的特点 | 第43-44页 |
一、关注新中国在经济方面遇到的挫折 | 第43页 |
二、认识到邓小平改革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外交上的特点 | 第44-46页 |
一、继续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 第44-45页 |
二、对中国的一些外交活动持肯定立场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