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岗位评价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外的薪酬分配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6-29页 |
2.1 岗位评价 | 第16-17页 |
2.1.1 岗位评价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岗位评价的过程 | 第16-17页 |
2.2 薪酬理论 | 第17-26页 |
2.2.1 薪酬概念 | 第17-18页 |
2.2.2 薪酬设计 | 第18-26页 |
2.3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26-29页 |
2.3.1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2.3.2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28-29页 |
第三章 S 勘察院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29-34页 |
3.1 S 勘察院概况 | 第29页 |
3.2 S 勘察院薪酬体系现状 | 第29-31页 |
3.2.1 S 勘察院人力资源现状 | 第30页 |
3.2.2 基本工资 | 第30-31页 |
3.2.3 奖金 | 第31页 |
3.2.4 绩效工资 | 第31页 |
3.3 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3.1 存在的问题概述 | 第32页 |
3.3.2 存在的问题的实质 | 第32-34页 |
第四章 S 勘察院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设计 | 第34-49页 |
4.1 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设计总体思路 | 第34-37页 |
4.1.1 S 勘察院未来战略 | 第34-35页 |
4.1.2 S 勘察院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 | 第35页 |
4.1.3 S 勘察院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1.4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4.2 基于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 S 勘察院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 第37-49页 |
4.2.1 基于 AHP-模糊综合的岗位评价 | 第37-42页 |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绩效评估 | 第42-49页 |
第五章 S 勘察院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的实施 | 第49-55页 |
5.1 实施保障措施 | 第49-53页 |
5.1.1 思想保障措施 | 第49-51页 |
5.1.2 人事保障措施 | 第51页 |
5.1.3 制度保障措施 | 第51-53页 |
5.2 建立薪酬体系实施配套措施 | 第53-55页 |
5.2.1 薪酬管理制度 | 第53页 |
5.2.2 绩效管理制度 | 第53-54页 |
5.2.3 非经济性报酬制度 | 第54页 |
5.2.4 培训发展制度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