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建筑市场的规则变迁——社会失范论 | 第10页 |
1.1.2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战略 | 第10-11页 |
1.1.3 建造师的职业角色——多重约束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建筑市场个人不良行为 | 第13-14页 |
1.2.2 偏差行为的演化过程 | 第14-16页 |
1.2.3 偏差行为现状、分类及测量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 | 第22-31页 |
2.1 建造师职业角色 | 第22-28页 |
2.1.1 建造师的多重角色 | 第22-23页 |
2.1.2 组织约束 | 第23-24页 |
2.1.3 职业约束 | 第24-28页 |
2.2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描述 | 第28-30页 |
2.2.1 行为主体 | 第28-29页 |
2.2.2 行为客体 | 第29页 |
2.2.3 行为性质 | 第29-30页 |
2.2.4 行为结果 | 第30页 |
2.3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特征与定义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 | 第31-47页 |
3.1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识别 | 第31-38页 |
3.1.1 企业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 | 第31-32页 |
3.1.2 政府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 | 第32-34页 |
3.1.3 公众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 | 第34-36页 |
3.1.4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汇总 | 第36-38页 |
3.2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 | 第38-46页 |
3.2.1 分类方法 | 第38页 |
3.2.2 分类过程 | 第38-45页 |
3.2.3 分类结果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 | 第47-53页 |
4.1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原则 | 第47页 |
4.2 量表设计过程 | 第47-48页 |
4.3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编制 | 第48-50页 |
4.3.1 量表调查背景确定 | 第48页 |
4.3.2 量表架构拟定 | 第48-50页 |
4.4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检验 | 第50-52页 |
4.4.1 预调查和前导调查 | 第50页 |
4.4.2 量表信度检验 | 第50-51页 |
4.4.3 量表效度检验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 第53-63页 |
5.1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正式调查 | 第53-56页 |
5.1.1 样本 | 第53页 |
5.1.2 调查过程 | 第53-54页 |
5.1.3 结果 | 第54-56页 |
5.2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布图例 | 第56-57页 |
5.3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 | 第57-58页 |
5.4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系统分析框架 | 第58-60页 |
5.5 建造师职业偏差治理对策分析 | 第60-62页 |
5.5.1 建造师“执业人员”转为“职业人员” | 第60-61页 |
5.5.2 完善建造师职业道德体系 | 第61页 |
5.5.3 转变建造师行为监管模式 | 第61-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1.1 界定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内涵及定义 | 第63页 |
6.1.2 识别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维度结构 | 第63页 |
6.1.3 提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度量和分析框架 | 第63-6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4页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附录一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差异分析问卷(部分图示) | 第71-72页 |
附录二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结构维度命名问卷 | 第72-73页 |
附录三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