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关于情感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关于情感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关于历史情感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论文研究计划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情感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22页 |
一、情感 | 第14-19页 |
(一)情感的概念 | 第14页 |
(二)情感的特点 | 第14-17页 |
(三)情感的功能 | 第17-19页 |
二、情感教学 | 第19-22页 |
(一)情感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20页 |
(二)情感教学的价值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22-26页 |
一、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一)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为情感教学提供了可能 | 第22页 |
(二)历史情感教学符合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 第22-23页 |
(三)新课改为历史情感教学提供了依据 | 第23页 |
二、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历史情感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知轻情的缺陷 | 第23-24页 |
(二)历史情感教学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4页 |
(三)情感教学的价值有利于历史情感教学的实施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原则 | 第26-31页 |
一、科学性原则 | 第26页 |
二、差异性原则 | 第26-27页 |
三、学科性原则 | 第27-28页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28-29页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第29页 |
六、情知交融原则 | 第29-31页 |
第五章 中学历史情感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 第31-53页 |
一、历史情感教学准备阶段 | 第31-40页 |
(一)钻研和补充教材内容,开发历史情感资源 | 第31-35页 |
(二)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努力求趣,诱发学生情感 | 第35-40页 |
二、历史情感教学实施阶段——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 第40-47页 |
(一)讲授法,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 第40-41页 |
(二)角色扮演法,再现历史场景 | 第41-42页 |
(三)对话法,净化学生积极情感 | 第42-44页 |
(四)集体辩论法,深化历史情感 | 第44-45页 |
(五)参观教学法,刺激学生情感 | 第45-46页 |
(六)多媒体教学法,丰富学生情感 | 第46-47页 |
三、历史情感教学的实施条件 | 第47-53页 |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历史情感教学成功的基础 | 第47-50页 |
(二)教师的良好素质,历史情感教学成功的关键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语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