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12页 |
五、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缅甸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历史分期 | 第13-17页 |
一、早期的华文教育 | 第13-14页 |
二、华文教育的低潮期(二十世纪60~80年代) | 第14-15页 |
三、华文教育的再兴起(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2000年) | 第15页 |
四、华文教育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华文教育的特点简析 | 第17-19页 |
一、学校规模 | 第17页 |
二、学校性质 | 第17-18页 |
三、教学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缅北腊戌华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19-31页 |
第一节 腊戌华文教育的发展 | 第19-22页 |
一、腊戌(Lashio)华文教育的渊源 | 第19-20页 |
二、艰难发展颇有成效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腊戌华文教育的现状简析 | 第22-28页 |
一、教学机构 | 第24页 |
二、教学管理 | 第24-25页 |
三、HSK汉语水平考试与华文教育的推广 | 第25-26页 |
四、进修渠道的多样化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资金不足 | 第28-29页 |
二、师资不足和流动性过大 | 第29页 |
三、学生生源混杂及出路问题 | 第29-30页 |
四、教材陈旧且繁简混教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促进腊戌华文教育的因素 | 第31-34页 |
第一节 华人群体对于族族的认知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中缅经贸往来对华文教育的需求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中缅政治关系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缅北腊戌华文教育的前景展望 | 第34-39页 |
第一节 华文教育的宏观环境有所改善 | 第34-35页 |
一、教材和教学模式得以改善 | 第34-35页 |
二、师资力量得到增强 | 第35页 |
第二节 外力支持腊戌华文教育 | 第35-39页 |
一、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支持 | 第36-37页 |
二、台湾地区政府和民间的支持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