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CSR规范的散货船疲劳强度对比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船舶结构疲劳评估概述 | 第11-15页 |
1.2.1 船舶结构疲劳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船舶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简述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HCSR规范疲劳评估有限元法原理简述 | 第16-34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疲劳载荷与装载工况的确定 | 第16-19页 |
2.2.1 疲劳载荷的确定 | 第16页 |
2.2.2 装载工况的确定 | 第16-17页 |
2.2.3 疲劳载荷的施加 | 第17-18页 |
2.2.4 HCSR与CSR-BC规范的比较 | 第18-19页 |
2.3 有限元应力分析 | 第19-27页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页 |
2.3.2 热点应力的计算 | 第19-22页 |
2.3.3 应力范围的计算 | 第22-26页 |
2.3.4 HCSR与CSR-BC规范的比较 | 第26-27页 |
2.4 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的计算 | 第27-31页 |
2.4.1 S-N曲线的选取 | 第27-28页 |
2.4.2 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 | 第28-30页 |
2.4.3 疲劳寿命的计算 | 第30-31页 |
2.4.4 HCSR与CSR-BC规范的比较 | 第31页 |
2.5 HCSR疲劳评估原理探讨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HCSR规范疲劳评估变化研究 | 第34-52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等效设计波选取研究 | 第34-36页 |
3.2.1 等效设计波的确定 | 第34-35页 |
3.2.2 有限元模型应力响应计算 | 第35-36页 |
3.2.3 结论 | 第36页 |
3.3 概率水平变化研究 | 第36-42页 |
3.3.1 形状参数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概率水平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3 概率水平区间对疲劳损伤的贡献 | 第39-41页 |
3.3.4 结论 | 第41-42页 |
3.4 热点应力插值方法研究 | 第42-49页 |
3.4.1 插值方法简介 | 第42-45页 |
3.4.2 热点应力计算 | 第45-49页 |
3.4.3 结论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4章 散货船疲劳强度评估有限元法实船比较 | 第52-60页 |
4.1 概述 | 第52页 |
4.2 船舶结构有限元模型化 | 第52-55页 |
4.2.1 建模的一般原则 | 第52页 |
4.2.2 坐标系的选取 | 第52页 |
4.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2-53页 |
4.2.4 腐蚀折减 | 第53-54页 |
4.2.5 材料参数 | 第54页 |
4.2.6 HCSR与CSR-BC规范的比较 | 第54-55页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热点细化 | 第55-56页 |
4.3.1 船舶结构主尺度 | 第55页 |
4.3.2 疲劳热点的细化 | 第55-56页 |
4.4 疲劳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HCSR规范疲劳评估简化应力法 | 第60-72页 |
5.1 概述 | 第60页 |
5.2 简化应力分析 | 第60-64页 |
5.2.1 船体梁应力 | 第60-61页 |
5.2.2 局部应力 | 第61-63页 |
5.2.3 热点应力范围的计算 | 第63页 |
5.2.4 HCSR与CSR-BC规范的比较 | 第63-64页 |
5.3 简化应力法疲劳评估 | 第64-66页 |
5.3.1 典型横剖面的建立 | 第64-65页 |
5.3.2 疲劳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5.4 节点应力集中因子研究 | 第66-71页 |
5.4.1 应力集中因子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5.4.2 有限元模型建立要求 | 第68页 |
5.4.3 计算结果 | 第68-71页 |
5.4.4 结论 | 第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