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结冰粗糙度及对流换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表面粗糙度对飞机结冰的影响 | 第14-16页 |
1.1.1 结冰表面粗糙度的形成 | 第14-15页 |
1.1.2 表面粗糙度的衡量及对结冰过程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飞机结冰中的对流换热过程 | 第16-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机翼结冰数值模拟 | 第23-4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2.3 结冰数值模拟 | 第25-28页 |
2.3.1 网格生成模块 | 第25-26页 |
2.3.2 流场计算模块 | 第26-27页 |
2.3.3 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模块 | 第27页 |
2.3.4 冰形计算模块 | 第27-28页 |
2.3.5 模型重构模块 | 第28页 |
2.4 结冰模型 | 第28-37页 |
2.4.1 Messinger结冰模型 | 第28-32页 |
2.4.2 基于液态水的结冰模型 | 第32-37页 |
2.5 结冰计算及分析 | 第37-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结冰粗糙度计算模型 | 第41-48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等效砂砾粗糙度模型 | 第41-43页 |
3.3 基于表面几何的粗糙度模型 | 第43-44页 |
3.4 三种液态水形态下的表面粗糙度模型 | 第44-45页 |
3.4.1 水膜流动区 | 第44-45页 |
3.4.2 溪流流动区 | 第45页 |
3.4.3 水珠覆盖区 | 第45页 |
3.5 多因素影响的粗糙度模型 | 第45-47页 |
3.5.1 结冰类型划分 | 第46页 |
3.5.2 表面液态水和干斑影响的粗糙度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结冰中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FLUENT软件及其对流换热计算 | 第48-51页 |
4.2.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48-49页 |
4.2.2 FLUENT对流换热计算 | 第49-51页 |
4.3 改进的边界层积分法 | 第51-55页 |
4.3.1 转捩区的确定 | 第52-53页 |
4.3.2 层流对流换热系数 | 第53页 |
4.3.3 湍流对流换热系数 | 第53-54页 |
4.3.4 摩擦系数 | 第54页 |
4.3.5 粗糙表面Stanton数 | 第54-55页 |
4.3.6 求解步骤 | 第55页 |
4.4 对流换热计算及分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改进的结冰计算模型 | 第59-68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改进的结冰模型 | 第59-65页 |
5.2.1 初始水膜厚度 | 第59-61页 |
5.2.2 冻结系数求解 | 第61-62页 |
5.2.3 控制方程组 | 第62-63页 |
5.2.4 结冰多步长计算 | 第63-65页 |
5.3 结冰计算及分析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