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比较句的本体研究 | 第9-10页 |
1.2.2 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进行的比较句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2 泰国大学生比较句的偏误调查分析 | 第13-19页 |
2.1 调查 | 第13-14页 |
2.2 语料来源 | 第14页 |
2.3 泰国大学生常用的比较句 | 第14-15页 |
2.4 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15-17页 |
2.5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渠道 | 第17页 |
2.6 泰国大学生的教材调查 | 第17-19页 |
3 汉泰语比较句对比研究 | 第19-39页 |
3.1 汉泰语语法体系的简要对比 | 第19页 |
3.2 汉泰语比较句的句型 | 第19-29页 |
3.2.1 比较事物或性状相同或是不同的格式 | 第23-24页 |
3.2.2 比较事物或性状相同或者是不同的格式 | 第24-26页 |
3.2.3“A比B” | 第26-29页 |
3.3 泰国大学生比较句常见偏误 | 第29-35页 |
3.3.1 用“比”字表示对比的意思 | 第29-31页 |
3.3.2 用“跟”字的比较句 | 第31-32页 |
3.3.3 用“有”字的比较句 | 第32-33页 |
3.3.4“不如”的比较句 | 第33-34页 |
3.3.5“越来越”的比较句: | 第34-35页 |
3.4 泰国大学生比较句习得偏误分析小结 | 第35-37页 |
3.4.1 比较值位置错误 | 第35-36页 |
3.4.2 比较值残缺 | 第36页 |
3.4.3 比较值补语错误 | 第36页 |
3.4.4 程度副语误用 | 第36-37页 |
3.4.5 比较项不对称 | 第37页 |
3.4.6 否定句位置错误 | 第37页 |
3.5 泰国大学生习得比较句的偏误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4 对以泰语为母语的汉语教学的建议 | 第39-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比较句的测试问卷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