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微课程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对外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 第16-20页 |
2.1 汉语拼音及汉语拼音方案 | 第16页 |
2.2 汉语拼音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16-18页 |
2.3 对外汉语拼音教学网络资源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2.3.1 对外汉语拼音学习网站资源分析 | 第18-19页 |
2.3.2 对外汉语拼音学习视频资源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微课程设计分析 | 第20-31页 |
3.1 微课程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3.2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3.3 主流微课程设计模式介绍 | 第22-26页 |
3.4 微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 第26-28页 |
3.4.1 教学目标 | 第26页 |
3.4.2 教学对象 | 第26-27页 |
3.4.3 教学内容 | 第27-28页 |
3.4.4 教学评价与反馈 | 第28页 |
3.5 微课程通用设计模式构建 | 第28-31页 |
3.5.1 前期分析 | 第29页 |
3.5.2 资源设计 | 第29页 |
3.5.3 评价设计 | 第29-30页 |
3.5.4 修正设计 | 第30页 |
3.5.5 应用设计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拼音微课程设计过程 | 第31-41页 |
4.1 前期分析 | 第31-34页 |
4.1.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1页 |
4.1.2 教学对象分析 | 第31-33页 |
4.1.3 微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 第33-34页 |
4.2 资源设计 | 第34-38页 |
4.2.1 教学总体规划 | 第35-37页 |
4.2.2 微课资源设计 | 第37-38页 |
4.3 评价与反馈设计 | 第38-39页 |
4.4 修正设计 | 第39-40页 |
4.5 应用设计 | 第40页 |
4.6 设计注意事项 | 第40-41页 |
4.6.1 注意设计者与教师的区别 | 第40页 |
4.6.2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教学策略的选择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拼音微课程个案设计(以针对英语为母语学习者的声母b、p教学为例) | 第41-55页 |
5.1 前期分析 | 第41-42页 |
5.1.1 教学目标分析 | 第41页 |
5.1.2 教学对象分析 | 第41页 |
5.1.3 教学内容分析 | 第41-42页 |
5.2 教学资源设计 | 第42-53页 |
5.2.1 教学主体资源设计 | 第42-50页 |
5.2.2 教学辅助资源设计 | 第50-53页 |
5.3 教学评价和反馈设计 | 第53-54页 |
5.4 修正设计 | 第54页 |
5.5 应用设计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5-5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6.2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