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绿木霉固体发酵工艺及颗粒制剂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木霉菌的研究与应用 | 第9-10页 |
1.1.1 国内外对木霉菌的研究与应用 | 第9-10页 |
1.2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 第10-12页 |
1.2.1 竞争作用 | 第11页 |
1.2.2 抗生作用 | 第11页 |
1.2.3 重寄生作用 | 第11-12页 |
1.2.4 诱导抗病作用 | 第12页 |
1.2.5 木霉菌的应用前景 | 第12页 |
1.3 木霉菌发酵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1 发酵底物对发酵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2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对发酵的影响 | 第13页 |
1.3.3 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第13页 |
1.3.4 水分对产孢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5 培养时间对产孢的影响 | 第14页 |
1.4 木霉制剂的研究 | 第14页 |
1.4.1 木霉制剂类型的研究 | 第14页 |
1.4.2 木霉制剂的助剂的类型 | 第14页 |
1.5 向日葵黄萎病 | 第14-16页 |
1.5.1 向日葵黄萎病 | 第14-15页 |
1.5.2 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 | 第15-16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柠檬绿木霉XM-7固体发酵 | 第17-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17页 |
2.1.2 供试培养基- | 第17页 |
2.1.3 固体发酵底物 | 第17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2.2.1 1级培养基筛选 | 第17-18页 |
2.2.2 2级液体发酵底物的筛选 | 第18页 |
2.2.3 固体发酵基质筛选 | 第18-19页 |
2.2.4 固体发酵条件的确定 | 第1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1页 |
2.3.1 1级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19-20页 |
2.3.2 2级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20-21页 |
2.3.3 固体发酵基质的筛选结果 | 第21-29页 |
2.3.4 固体发酵条件的确定 | 第29-31页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1页 |
3 柠檬绿木霉XM-7颗粒剂的研究 | 第31-4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3.2.1 柠檬绿木霉发酵产物的制备 | 第32页 |
3.2.2 柠檬绿木霉XM-7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32页 |
3.2.3 颗粒剂助剂对于木霉菌的安全性验证 | 第32页 |
3.2.4 载体的筛选 | 第32页 |
3.2.5 黏着剂的筛选 | 第32-33页 |
3.2.6 崩解剂的筛选 | 第33页 |
3.2.7 崩解时间的测定方法 | 第33页 |
3.2.8 制剂的储藏稳定性测定 | 第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3.3.1 颗粒剂助剂对柠檬绿木霉安全性测定结果 | 第33-36页 |
3.3.2 填料的筛选结果 | 第36页 |
3.3.3 黏着剂的筛选结果 | 第36-37页 |
3.3.4 崩解剂的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3.3.5 颗粒剂的储藏稳定性 | 第38-39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39-40页 |
4 颗粒剂的防治效果的测定 | 第40-43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4.2.1 病原物培养 | 第40页 |
4.2.2 向日葵黄萎病室内防效测定方法 | 第40页 |
4.2.3 向日葵黄萎病田间防效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4.2.4 向日葵黄萎病分级标准 | 第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4.3.1 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 第41页 |
4.3.2 颗粒剂对于向日葵黄萎病山间防治效果 | 第41-42页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