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3G智能手机的成人非正式学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绪论第9-20页
 (一)课题缘起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7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三)研究意义第17-19页
  1.理论意义第17-18页
  2.实践意义第18-19页
 (四)研究方法第19-20页
  1.文献研究法第19页
  2.比较研究法第19页
  3.问卷调查法第19-20页
二、非正式学习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第20-28页
 (一)研究背景第20-22页
  1.终身学习第20-21页
  2.学习型社会第21-22页
 (二)相关概念第22-28页
  1.非正式学习与正规学习第22-24页
  2.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第24-25页
  3.非正式学习与移动学习第25-26页
  4.非正式学习与微型学习第26页
  5.成人非正式学习第26-28页
三、3G 智能手机应用于成人非正式学习的学习现状与学习效果第28-49页
 (一)3G 智能手机概念及特点第28-30页
   ·G 网络的概念及特点第28页
  2.智能手机的概念和特点第28-29页
   ·G 智能手机的概念和特点第29-30页
 (二)3G 智能手机在成人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第30-33页
 (三)调查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第33-44页
  1.研究范围和样本选取第35页
  2.调查问卷设计第35页
  3.调查结果分析第35-44页
 (四)3G 智能手机应用于成人非正式学习的优势第44-45页
  1.软硬件不断优化,技术支持提供有力保障第44页
  2.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速度快第44页
  3.具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不受制于周遭环境第44-45页
  4.小模块进行,可以充分利用闲散时间进行学习第45页
  5.便于携带,随时开启随时进入学习第45页
  6.多元化的社会交互方式,便于交流互动第45页
  7.自主选择性强,方便个人管理第45页
 (五)3G 智能手机应用于成人非正式学习的不足第45-49页
  1.手机网络环境的信息内容监管、安全控制、评价体系缺失第45-46页
  2.学习信息的可靠性、重复性,社会责任心不强第46页
  3.利用 3G 智能手机主动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意识不足第46页
  4.手机系统模式多,且相互间不可兼容第46页
  5.手机硬件条件的制约第46-47页
  6.优质学习资源、学习软件开发不足第47页
  7.对个人健康生活的影响第47-49页
四、建议与对策第49-54页
 (一)国家监管,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第49页
 (二)社会责任感,网络道德规范,学风建设第49-50页
 (三)个人学习观念转变,自我监管,提升信息素养第50-51页
 (四)制造商注重质量,关注人性化设计,统一系统与零件规格第51-52页
 (五)软件开发商不断开拓创新,开发优质学习程序,提高安全性能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支持
下一篇: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