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豆酱生产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传统方法分离豆酱中的微生物 | 第12-24页 |
·简介 | 第12-18页 |
·传统豆酱简介 | 第12-17页 |
·传统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及缺陷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样品来源 | 第18页 |
·仪器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结果 | 第20-22页 |
·分离菌株及菌落特征观察结果 | 第20-21页 |
·耐盐菌株的筛选 | 第21页 |
·筛选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DGGE分离豆酱中的微生物 | 第24-47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简介 | 第24-37页 |
·DGGE原理 | 第24-26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流程、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DGGE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及对策 | 第31-33页 |
·DGGE技术的用途及应用 | 第33-37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7-41页 |
·试剂与培养基 | 第37-38页 |
·样品中总微生物源基因组的提取 | 第38-39页 |
·PCR-DGGE测定 | 第39-41页 |
·结果 | 第41-45页 |
·细菌16S rDNA的DGGE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酵母菌26S rDNA的DGGE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DGGE条带的菌种鉴定 | 第43-44页 |
·DGGE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豆酱中微生物系统发育分析 | 第47-56页 |
·试验材料 | 第47-4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所需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菌种 | 第47-48页 |
·培养基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菌株培养 | 第4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8-49页 |
·PCR扩增 | 第49-51页 |
·供试菌株16S rDNA及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51-55页 |
·选用的标准菌株 | 第51-53页 |
·供试菌株16S rDNA、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