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3页 |
·食用花卉加工利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花卉食用历史 | 第20页 |
·花卉食品加工现状 | 第20-21页 |
·食用花卉安全性评价 | 第21-22页 |
·食用花卉多酚成分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酚酸类化合物 | 第22-23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3页 |
·花色苷类化合物 | 第23-24页 |
·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多酚抗氧化活性 | 第24-28页 |
·多酚抗肿瘤活性 | 第28-29页 |
·多酚抗衰老活性 | 第29-30页 |
·本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30-31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组分研究 | 第33-45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多酚提取方法 | 第34页 |
·总酚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总黄酮测定方法 | 第35页 |
·多酚成分HPLC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总酚含量及分布 | 第36-37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总黄酮含量及分布 | 第37-38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组成 | 第38-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材料 | 第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第46-47页 |
·细胞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 | 第48-51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平均抗氧化能力 | 第51-52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细胞抗氧化能力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5-63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5-56页 |
·材料 | 第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57页 |
·细胞培养 | 第56-57页 |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 | 第57页 |
·数据分析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57-59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59-61页 |
·十二种食用花卉多酚对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桂花多酚抗衰老作用研究 | 第63-82页 |
·引言 | 第6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3-64页 |
·材料 | 第63页 |
·主要试剂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方法 | 第64-69页 |
·桂花多酚中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方法 | 第64页 |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第64-65页 |
·免疫力评价方法 | 第65-66页 |
·体内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 第66-67页 |
·大脑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测定方法 | 第67页 |
·DNA损伤测定方法 | 第67-68页 |
·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81页 |
·桂花多酚中毛蕊花糖苷含量 | 第69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小鼠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 | 第72-74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74-78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神经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78-80页 |
·桂花多酚及毛蕊花糖苷对线粒体DNA的影响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