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 1. 方位结构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现代汉语方位结构的研究 | 第9页 |
| ·方言方位结构的研究 | 第9-10页 |
| ·湖南方言方位结构的研究 | 第10页 |
| 2. 方位结构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从汉语的研究来看 | 第10-11页 |
| ·从方言的研究来看 | 第11页 |
| 3. 长沙方言概况 | 第11-14页 |
| ·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 ·语音系统及发音合作人介绍 | 第12-14页 |
| 第2章 长沙话单纯方位结构 | 第14-21页 |
| 1. 长沙话方位结构系统 | 第14页 |
| 2. 长沙话单纯方位结构 | 第14-16页 |
| ·表位置义的单纯方位结构 | 第15-16页 |
| ·表时间义的单纯方位结构 | 第16页 |
| ·表引申虚化义的单纯方位结构 | 第16页 |
| 3. 方位结构“上”在长沙话里和普通话里表引申虚化义的异同 | 第16-18页 |
| ·普通话里的“上” | 第17页 |
| ·长沙话与普通话“上”表虚化引申义的比较 | 第17-18页 |
| 4.长沙话单纯方位结构的分布特点 | 第18-19页 |
| 5.长沙话单纯方位结构与普通话单纯方位结构在丨表义士的异伺 | 第19-21页 |
| 第3章 长沙话合成方位结构 | 第21-47页 |
| 1. 表处所的方位结构 | 第21-40页 |
| ·高头脚头 | 第21-23页 |
| ·里头外头 | 第23-24页 |
| ·肚里 | 第24-27页 |
| ·上头下头 | 第27-28页 |
| ·边头边上边部 | 第28-31页 |
| ·里头边 | 第31页 |
| ·左手边右手边 | 第31-32页 |
| ·开边近边侧边 | 第32-34页 |
| ·门口~2眼门口 | 第34页 |
| ·头前 前头 | 第34-36页 |
| ·后背背后 | 第36-37页 |
| ·背头 | 第37-38页 |
| ·垱头 | 第38-39页 |
| ·其他特色方位结构 | 第39-40页 |
| 2. 表时间的合成方位结构 | 第40-42页 |
| ·背后子 后背子 | 第40页 |
| ·上半日 下半日 | 第40-41页 |
| ·上半夜 下半夜 | 第41页 |
| ·前间年 前间日 | 第41-42页 |
| ·后年子 后日子 | 第42页 |
| ·边子 | 第42页 |
| 3. 表指代的方位结构 | 第42-44页 |
| ·咯边 那边 | 第43页 |
| ·咯里 那里 | 第43-44页 |
| 4. 长沙话的合成方位结构与普通话合成方位结构的比较 | 第44-47页 |
| ·长沙话表位置义的合成方位结构 | 第44-45页 |
| ·长沙话表时间义的合成方位结构 | 第45页 |
| ·长沙话表指代义的合成方位结构 | 第45页 |
| ·长沙话的合成方位结构与普通话合成方位结构的比较 | 第45-47页 |
| 第4章 长沙话方位结构的特点 | 第47-53页 |
| 1. 形式特点 | 第47-49页 |
| ·语音形式 | 第47-48页 |
| ·结构形式 | 第48-49页 |
| 2. 分布规律 | 第49页 |
| ·表位置义的方位结构 | 第49页 |
| ·表时间义的方位结构 | 第49页 |
| ·表指代义的方位结构 | 第49页 |
| 3. 表义特点 | 第49-50页 |
| ·表位置义的方位结构 | 第50页 |
| ·表时间义的方位结构 | 第50页 |
| ·表引申虚化义的方位结构 | 第50页 |
| 4. 相关的“顶”与系列的“头” | 第50-53页 |
| ·修饰长沙话方位结构的副词“顶” | 第51页 |
| ·长沙话的“头”式方位结构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