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三)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 | 第15-20页 |
(一) 话语分析和批评性话语分析 | 第15-16页 |
(二)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第16-20页 |
1. 国内翻译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第16-17页 |
2. 国外政治话语分析的批评性研究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20-36页 |
(一) 话语、权力和政治语篇 | 第20-21页 |
(二) Fairclough 的三维理论框架 | 第21-23页 |
(三)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1. 及物性系统 | 第23-24页 |
2. 情态系统 | 第24-25页 |
3. 名物化 | 第25-26页 |
联合国安理会发言稿翻译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第26-36页 |
(一) 安理会发言稿翻译的文本分析 | 第26-33页 |
1. 安理会发言稿的及物性分析 | 第26-29页 |
2. 安理会发言稿的情态系统分析 | 第29-32页 |
3. 安理会发言稿的名物化分析 | 第32-33页 |
(二) 安理会发言稿翻译的话语实践分析 | 第33-35页 |
(三) 安理会发言稿翻译的社会实践分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一: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在安理会表决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后的解释性发言 | 第41-43页 |
附录二:代表团译文 | 第43-47页 |
附录三:联合国译文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