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专题型课程模式学习兴趣培养初探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检索第8-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15页
  1、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第8-9页
  2、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第9页
  3、调查的主要结果第9-12页
  4、几点初步的想法第12-15页
 (二) 文献检索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二、关于兴趣与历史学习兴趣第16-21页
 (一) 兴趣的概念、内涵及兴趣的发展第16-17页
  1、兴趣的概念第16页
  2、兴趣的内涵第16页
  3、兴趣的发展及深化第16-17页
 (二) 兴趣的分类第17-18页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第17页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第17-18页
  3、广阔兴趣和中心兴趣第18页
  4、稳定的兴趣和兴趣事物转移第18页
 (三) 兴趣所具有的特性第18-20页
  1、兴趣是后天逐渐形成的第18页
  2、兴趣具有阶段性和时效性第18页
  3、兴趣具有选择性和指向性第18-19页
  4、兴趣具有不断地衍生性第19页
  5、兴趣具有情绪性特点第19-20页
  6、兴趣具有动力性特点第20页
 (四) 兴趣对个人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第20-21页
  1、兴趣的始动、定向作用第20页
  2、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第20页
  3、兴趣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第20-21页
  4、兴趣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第21页
三、现阶段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殊性第21-23页
 (一) 从对历史课堂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历史课兴趣呈减弱趋势第22页
 (二) 从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原因来看,以间接兴趣为主第22页
 (三) 从对历史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兴趣具有不平衡性第22-23页
 (四) 从历史学习的兴趣水平来看,处于低级水平向较高级水平阶段过 渡并趋于稳定第23页
四、影响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第23-28页
 (一) 客观因素第23-26页
  1、教师在讲课中采用不恰当的教学方法第23-24页
  2、多年来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结果第24页
  3、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有些内容脱离高中生的思维特点第24-26页
 (二) 主观原因第26-28页
  1、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第26-27页
  2、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消极情感体验,挫伤学习兴趣第27页
  3、学生认知水平、社会阅历及先天素质制约着兴趣的产生第27-28页
五、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应对策略第28-37页
 (一) 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第28-29页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促趣第29-30页
 (三) 运用适度的奖励来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其自信心第30页
 (四) 增强教学艺术性,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第30-35页
  1、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第30-31页
  2、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把寓言典故、逸闻轶事、时事热点引入课堂第31-32页
  3、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第32页
  4、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诱发学习兴趣第32-34页
  5、总结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小窍门,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第34-35页
 (五)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第35-36页
 (六) 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第36-37页
六、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37-39页
 (一) 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第37页
 (二)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并要坚持定向培养的原则第37页
 (三) 历史兴趣的培养时,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第37-38页
 (四) 历史兴趣培养时,方式方法的使用切莫生搬硬套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和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初中历史时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时事探源》的开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