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9页 |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9-12页 |
(一) 教学理念滞后 | 第9页 |
(二) 教学模式单一 | 第9-10页 |
(三) 教学方法陈旧 | 第10页 |
(四) 教学效率低下 | 第10页 |
(五) 教学环境不佳 | 第10-12页 |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必要性分析 | 第12页 |
(二) 可行性分析 | 第12-14页 |
三、目标导学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4-17页 |
(一) 中西方教育家“导学”思想的启示 | 第14页 |
(二) 目标分类学和目标教学法的启示 | 第14-15页 |
(三) 目标导学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5-17页 |
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 第17-21页 |
(一) 定义 | 第17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三) 功能目标 | 第18页 |
(四) 结构程序 | 第18页 |
(五) 教学策略 | 第18-19页 |
(六) 教学评价 | 第19-21页 |
五、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 | 第21-23页 |
(一) 目标导学(约5—10 分钟) | 第21页 |
(二) 活动建构(约20—30 分钟) | 第21-22页 |
(三) 当堂达标(约5—10 分钟) | 第22-23页 |
六、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课例分析 | 第23-32页 |
七、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及问题 | 第32-36页 |
(一) 学生学习效果测量比较研究及分析 | 第32-33页 |
(二) 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 第33-34页 |
(三) 初中历史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展望 | 第34-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