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精干法制备工艺及性质的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18页 |
| ·反应机理 | 第11-13页 |
| ·水解反应 | 第12页 |
| ·苷键转移作用 | 第12页 |
| ·再聚合作用 | 第12-13页 |
| ·糊精的制备工艺 | 第13-14页 |
| ·预处理 | 第13页 |
| ·预干燥 | 第13页 |
| ·热转化 | 第13页 |
| ·冷却 | 第13-14页 |
| ·糊精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糊精在粘合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糊精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糊精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其它用途 | 第15-16页 |
| ·糊精的生产现状 | 第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干法制备糊精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18-19页 |
| ·工艺参数单因子试验 | 第19页 |
|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19-24页 |
| ·淀粉水分含量测定 | 第19页 |
|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糊精含量的测定 | 第20-22页 |
| ·淀粉糊透光率的测定 | 第22页 |
| ·淀粉酸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淀粉灰分的测定 | 第22-23页 |
| ·淀粉细度的测定 | 第23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页 |
| ·凝沉性的测定 | 第23-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8页 |
| ·原淀粉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4页 |
| ·酸催化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 ·白糊精制备酸催化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 ·黄糊精制备酸催化剂的选择 | 第25页 |
| ·白糊精干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5-31页 |
| ·白糊精干法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5-29页 |
| ·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 ·最佳工艺参数的验证试验 | 第31页 |
| ·黄糊精干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31-36页 |
| ·黄糊精干法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1-34页 |
| ·黄糊精正交试验 | 第34-36页 |
| ·最佳工艺参数的验证试验 | 第36页 |
| ·糊精的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6-48页 |
| ·白糊精反应过程中性质的研究 | 第36-39页 |
| ·黄糊精反应过程中性质的研究 | 第39-42页 |
| ·酸化对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影响 | 第42-46页 |
| ·原淀粉、白糊精和黄糊精凝沉性比较 | 第46页 |
| ·白糊精、黄糊精和原淀粉理化指标比较 | 第46-48页 |
| 4 讨论 | 第48-51页 |
| ·酸催化剂的选择 | 第48页 |
| ·预干燥过程 | 第48页 |
| ·糊精测定指标的确定 | 第48页 |
| ·干法制备糊精的设备 | 第48-50页 |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0-51页 |
| 5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