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流动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表 | 第8-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49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叶轮机发展趋势 | 第17-27页 |
| ·航空发动机发展趋势 | 第17-23页 |
| ·燃气轮机发展趋势 | 第23-27页 |
| ·风扇/轴流压气机发展历史与展望 | 第27-47页 |
| ·压气机设计体系 | 第27-29页 |
| ·设计技术的发展 | 第29-35页 |
| ·设计思想的演变 | 第35-3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7-43页 |
| ·附面层控制技术 | 第43-4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2章 设计原理、数值方法和实验装置 | 第49-80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设计原理 | 第49-60页 |
| ·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 | 第49-55页 |
| ·损失及效率评价方法 | 第55-60页 |
| ·数值方法 | 第60-72页 |
| ·FINE/TURBO介绍 | 第60-65页 |
| ·数值方法验证 | 第65-72页 |
| ·实验装置和数据处理 | 第72-79页 |
| ·实验台简介 | 第72-73页 |
| ·实验件简介 | 第73-74页 |
| ·测量与控制系统 | 第74-75页 |
| ·实验过程 | 第75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5-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3章 单级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设计 | 第80-136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初步设计研究 | 第80-99页 |
| ·气动设计过程 | 第80-82页 |
| ·动叶特性分析 | 第82-84页 |
| ·静叶性能分析 | 第84-98页 |
| ·初步设计总结 | 第98-99页 |
| ·详细设计研究 | 第99-126页 |
| ·考虑附面层抽吸的静叶优化 | 第99-105页 |
| ·级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 第105-114页 |
| ·设计背压变抽吸方案研究 | 第114-116页 |
| ·设计背压非定常性能分析 | 第116-125页 |
| ·详细设计总结 | 第125-126页 |
| ·弯叶片应用探讨 | 第126-134页 |
| ·弯叶片作用机理 | 第127-128页 |
| ·正弯叶片的影响 | 第128-131页 |
| ·反弯叶片的影响 | 第131-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 第4章 多级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设计 | 第136-156页 |
| ·引言 | 第136页 |
| ·原型参数指标 | 第136-141页 |
| ·数值模拟与边界条件 | 第136-137页 |
| ·级特性及设计点流场分析 | 第137-139页 |
| ·设计特点分析 | 第139-141页 |
| ·改型方案分析 | 第141-143页 |
| ·先进叶型替换方案 | 第141-142页 |
| ·多级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方案 | 第142-143页 |
| ·改型性能分析 | 第143-155页 |
| ·几何参数 | 第143-144页 |
| ·总体性能 | 第144-146页 |
| ·动叶流场 | 第146-148页 |
| ·静叶流场 | 第148-154页 |
| ·改进方向 | 第154-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 第5章 单级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实验 | 第156-168页 |
| ·引言 | 第156页 |
| ·出口气动参数 | 第156-160页 |
| ·截面参数 | 第156-158页 |
| ·节距平均参数 | 第158-160页 |
| ·压气机级特性分析 | 第160-162页 |
| ·特性曲线 | 第160-162页 |
| ·喘振裕度 | 第162页 |
| ·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 | 第162-1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 结论 | 第168-1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1-18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82-185页 |
| 致谢 | 第185-186页 |
| 个人简历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