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8-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4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3页 |
·引言 | 第14页 |
·甘肃牧区牦牛及发酵牦牛奶资源 | 第14-17页 |
·牦牛 | 第15页 |
·牦牛奶及发酵牦牛奶制品 | 第15-17页 |
·益生菌概念、种类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益生菌的概念 | 第17-18页 |
·益生菌的来源和主要益生菌种 | 第18-19页 |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 第19-23页 |
·益生菌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乳杆菌分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乳杆菌定义及分布 | 第24页 |
·乳杆菌的分类 | 第24-25页 |
·乳杆菌的分类鉴定 | 第25-27页 |
·益生乳杆菌的筛选标准及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乳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第30-39页 |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30-33页 |
·益生乳杆菌免疫调节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第33-39页 |
·立题依据和主要内容研究 | 第39-43页 |
·立题依据 | 第39-4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43-105页 |
第二章 乳杆菌的分离与生理生化鉴定 | 第43-57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菌体及菌落特征 | 第49-50页 |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第50-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益生乳杆菌的体外筛选 | 第57-82页 |
·引言 | 第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4页 |
·试验材料 | 第57-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63页 |
·统计分析 | 第63-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2页 |
·遗传稳定性高,产酸、凝乳性能优良菌株筛选 | 第64-65页 |
·耐酸能力 | 第65页 |
·耐胆盐能力 | 第65页 |
·耐受模拟人体胃肠道能力 | 第65-68页 |
·抑菌活性 | 第68-69页 |
·药物敏感性 | 第69-70页 |
·细胞表面疏水性 | 第70-71页 |
·对 HT -29 细胞黏附性能 .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80页 |
·遗传稳定性高,产酸、凝乳性能优良乳杆菌分离株筛选 | 第72页 |
·耐酸乳杆菌分离株筛选 | 第72-73页 |
·耐胆盐乳杆菌分离株筛选 | 第73-74页 |
·耐受模拟人体胃肠道乳杆菌分离株筛选 | 第74页 |
·乳杆菌分离株抑菌性能筛选 | 第74-76页 |
·乳杆菌分离株药敏性筛选 | 第76-78页 |
·乳杆菌分离株细胞表面疏水性筛选 | 第78-79页 |
·乳杆菌分离株黏附 HT–29 能力筛选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筛选菌株 16S rDNA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82-87页 |
·引言 | 第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3页 |
·试验材料 | 第82页 |
·试验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3-85页 |
·PCR 产物检验 | 第83-84页 |
·序列的同源性比对 | 第84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L. casei G12 和 L. acidophilus E2 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 第87-103页 |
·引言 | 第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90页 |
·试验材料 | 第87-88页 |
·试验方法 | 第88-90页 |
·统计分析 | 第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5页 |
·分离菌株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90-91页 |
·分离菌株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91-92页 |
·分离菌株对细胞因子 IL-10,IL-12 和 IFN-γ 的影响 | 第92-93页 |
·分离菌株对 sIgA 分泌的影响 | 第93-94页 |
·分离菌株对血清半数溶血值 HC50 的影响 | 第94-95页 |
·讨论 | 第95-101页 |
·分离菌株菌液剂量确定依据 | 第95-96页 |
·分离菌株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96页 |
·分离菌株对小肠派伊尔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96-97页 |
·分离菌株对细胞因子 IL-10,IL-12 和 IFN-γ 的影响 | 第97-99页 |
·分离菌株对 sIgA 分泌的影响 | 第99-100页 |
·分离菌株对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03-105页 |
·研究取得主要结论 | 第103页 |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附表 | 第124-129页 |
附图 | 第129-130页 |
导师简介 | 第130-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