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 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10页 |
二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 第10页 |
三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 教学模式 | 第17-18页 |
二 “展、探、练”教学模式 | 第18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9-20页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展、探、练”教学模式概述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展、探、练”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展、探、练”教学模式中的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展、探、练”教学模式下的三种课型 | 第23-25页 |
一 新授课 | 第23-24页 |
二 讲评课 | 第24页 |
三 复习课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展、探、练”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要求 | 第25-27页 |
一 时间把握恰当 | 第25页 |
二 设置问题适度 | 第25页 |
三 课堂气氛活跃 | 第25-26页 |
四 学生学习主动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展、探、练”教学模式“新授课”课型案例展示. | 第27-33页 |
第一节 新授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案例展示 | 第27-32页 |
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目标 | 第27页 |
二 效果展示 | 第27-28页 |
三 互动探究 | 第28-31页 |
四 随堂练习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高中历史“展、探、练”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调查 | 第33-50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33-35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33页 |
二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33页 |
三 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调查统计分析 | 第35-43页 |
一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二 教师访谈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43-50页 |
一 “展、探、练”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 第44-47页 |
二 “展、探、练”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7-50页 |
第五章 高中历史“展、探、练”教学模式教学成效提升策略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学校层面 | 第50-52页 |
一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 第50-51页 |
二 完善评价机制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教师层面 | 第52-55页 |
一 重视自身成长 | 第52-54页 |
二 把握学情并及时反馈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学生层面 | 第55-57页 |
一 快速适应教学模式 | 第55-56页 |
二 转变学习观念 | 第56页 |
三 加强历史知识运用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