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食用植物油中铬、砷、铅的分析及风险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重金属离子分析的意义第10-11页
    1.2 重金属离子分离富集的方法第11-13页
        1.2.1 固相萃取法第11页
        1.2.2 超临界萃取法第11-12页
        1.2.3 微波协助萃取法(MAE)第12页
        1.2.4 超声萃取法第12页
        1.2.5 液-液萃取法第12-13页
    1.3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第13-15页
        1.3.1 消解法第13-14页
        1.3.2 溶剂稀释法第14-15页
        1.3.3 乳化萃取法第15页
    1.4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原理第17-18页
        1.4.2 分散液-液微萃取效果的影响因素第18页
    1.5 食用植物油安全风险评价现状第18-19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2 实验部分第21-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第21-22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2页
    2.2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第22-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3.1 石墨炉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测试条件第23页
        2.3.2 分散液-液微萃取预处理食用植物油方法第23页
        2.3.3 食用植物油重金属元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及限量值第23-24页
        2.3.4 分散剂、萃取剂正交表第24-26页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条件研究第26-33页
    3.1 灰化温度的影响第27-28页
    3.2 灰化升温、保持时间的影响第28-29页
    3.3 原子化温度的影响第29-30页
    3.4 原子化升温、保持时间的影响第30-32页
    3.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元素微萃取条件的研究第33-48页
    4.1 萃取剂、分散剂种类的选择第33-35页
    4.2 酸的种类对微萃取实验的影响第35-39页
    4.3 乙腈、乙醇对微萃取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第39-40页
    4.4 TritonX-114浓度的影响第40-41页
    4.5 萃取平衡温度影响第41-42页
    4.6 震荡时间的影响第42-43页
    4.7 离心时间的影响第43-44页
    4.8 正交实验第44-46页
    4.9 微波消解法比对试验第46-47页
    4.10 国标法与微萃取法先进性对比第47页
    4.11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健康风险评价第48-51页
    5.1 健康风险评价概述第48页
    5.2 基于“四步法”的健康风险评价第48-49页
        5.2.1 危害鉴定第48页
        5.2.2 暴露评估第48页
        5.2.3 剂量—效应评估第48页
        5.2.4 风险表征第48-49页
    5.3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第49页
    5.4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第49-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迁移谱对保健品中违禁物的快速筛查方法研究
下一篇:畲族凤凰冠研究与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