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行为研究 | 第14-15页 |
2.2 心理脱离 | 第15-18页 |
2.2.1 心理脱离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心理脱离理论基础 | 第16页 |
2.2.3 心理脱离测量的方法 | 第16-17页 |
2.2.4 影响心理脱离的因素 | 第17-18页 |
2.3 情绪耗竭 | 第18-20页 |
2.3.1 情绪耗竭的概念 | 第18页 |
2.3.2 情绪耗竭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3.3 情绪耗竭的测量 | 第19-20页 |
3 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3.1 实证模型 | 第2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3.2.1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对情绪耗竭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2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对心理脱离的影响 | 第21页 |
3.2.3 心理脱离在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情绪耗竭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 第21-22页 |
4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第22-25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4.2 研究关系 | 第22页 |
4.3 量表的选择 | 第22-25页 |
4.3.1 工作性通信性工具使用量表 | 第22-23页 |
4.3.2 心理脱离测量量表 | 第23页 |
4.3.3 情绪耗竭测量量表 | 第23-24页 |
4.3.4 人口统计学测量 | 第24-25页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40页 |
5.1 问卷调查结果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5.1.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25页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5.2 因子分析 | 第26-32页 |
5.2.1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因子分析 | 第26-30页 |
5.2.3 情绪耗竭的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5.3 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5.4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5.5 心理脱离在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和情绪耗竭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4-40页 |
5.5.1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情绪耗竭的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5.5.2 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心理脱离的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5.5.3 心理脱离作为中介变量对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情绪耗竭的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0-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1页 |
6.3 实践建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