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嵩山文化的地理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3-14页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3页
        (二)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第13-14页
        (三)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第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6页
        (一)理论意义第15页
        (二)实践意义第15-16页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第16-17页
        (一)研究目的第16页
        (二)研究对象第16-17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2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31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一)校本课程第21页
        (二)嵩山文化第21-2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22-2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5-27页
    三、理论基础第27-31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27-28页
        (二)人本主义理论第28页
        (三)约瑟夫·施瓦布的实践模式第28页
        (四)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第28-31页
第三章 嵩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现状与分析第31-53页
    一、调查准备工作第31-32页
        (一)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第31页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设计第31-32页
        (三)调查问卷收发情况第32页
    二、调查结果分析第32-49页
        (一)学生调查结果分析第32-41页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第41-49页
    三、嵩山文化校本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9-53页
        (一)存在问题第49-51页
        (二)原因分析第51-53页
第四章 嵩山文化下地理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第53-61页
    一、完善良好的地理基础设施第53-54页
        (一)完善校园地理基础建设第53页
        (二)加强班级地理元素建设第53-54页
    二、提高学校及领导的重视,加大经济投资第54页
    三、加大对校本课程的深度挖掘,多学科共同努力第54-55页
    四、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学习模式第55-56页
        (一)教学方式生活化第55页
        (二)学习方式生活化第55-56页
    五、提升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第56-57页
        (一)更新教学新观念第56页
        (二)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开发能力第56页
        (三)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及能力第56-57页
    六、强化学生的学习方法第57-58页
        (一)培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第57页
        (二)搭建学习平台和场所第57页
        (三)优化教学方法第57-58页
        (四)强调学生的参与第58页
    七、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第58-61页
        (一)家长的支持第58-59页
        (二)社会的支持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语第61-65页
    一、主要结论第61-63页
        (一)构建地理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第61-62页
        (二)基于嵩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第62-63页
    二、创新点第63页
    三、不足及展望第63-65页
        (一)不足第63页
        (二)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69-73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学科能力标准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头脑风暴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