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微生物酵素的概述 | 第12-13页 |
1.2 微生物酵素的传统制作工艺 | 第13页 |
1.3 微生物酵素的发酵机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 人工接种发酵微生物酵素产品的工艺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 第14页 |
1.5 微生物酵素的保健功能 | 第14-17页 |
1.6 传统微生物酵素中的优势菌群 | 第17-21页 |
1.6.1 酵母菌的分类及保健功能 | 第18-19页 |
1.6.2 乳酸菌的分类及保健功能 | 第19-21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 第21-25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7.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7.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若干种自然发酵微生物酵素中优势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2.2.2 培养基 | 第28-29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4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29页 |
2.2.5 菌种鉴定方法 | 第29-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2.3.1 形态特征鉴定 | 第33-34页 |
2.3.2 生理生化鉴定 | 第34-38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若干种自然发酵微生物酵素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 第40-50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2.2 培养基 | 第40-41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4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41页 |
3.2.5 菌种鉴定方法 | 第41-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3.3.1 形态特征鉴定 | 第45-46页 |
3.3.2 生理生化鉴定 | 第46-48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5.1 结论 | 第50-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