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生地理成绩性别差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关于性别差异与学业成绩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关于性别差异和地理教育的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性别第15页
    2.2 性别差异第15-17页
        2.2.1 认知能力与性别差异第15-17页
        2.2.2 社会行为与性别差异第17页
    2.3 性别差异心理学理论第17-19页
        2.3.1 性别差异的生物学理论第17-18页
        2.3.2 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第18页
        2.3.3 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理论第18-19页
    2.4 性别差异教育学理论第19-21页
        2.4.1 因材施教理论第19页
        2.4.2 差异教学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高中地理成绩性别差异调查分析第21-31页
    3.1 调查对象第21页
    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3.3 统计结果分析第22-31页
        3.3.1 成绩调查结果分析第22-27页
        3.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27-31页
第四章 高中地理成绩性别差异原因分析第31-39页
    4.1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31-34页
        4.1.1 生理因素第31-32页
        4.1.2 智力因素第32-34页
    4.2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第34-39页
        4.2.1 教育内容的性别差异第34-36页
        4.2.2 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第36-39页
第五章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对策第39-49页
    5.1 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意识第39-40页
    5.2 创建两性平等的教学环境第40-41页
    5.3 设置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目标第41-42页
    5.4 性别差异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第42-44页
    5.5 性别差异下的教学策略的选择第44-47页
        5.5.1 导课方式考虑性别差异第44-45页
        5.5.2 授课方式考虑性别差异第45-47页
    5.6 性别差异下的教学评价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6.1 主要结论第49页
    6.2 不足和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化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