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1章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2-26页 |
| ·国内留守儿童研究概述 | 第12-16页 |
| ·留守儿童分类 | 第12-13页 |
| ·留守儿童问题现状描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5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的保护性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措施研究 | 第16页 |
| ·国外同类儿童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 ·留守儿童研究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 ·应激与适应理论 | 第17-18页 |
| ·依恋理论 | 第18-19页 |
| ·心理弹性理论 | 第19页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概述 | 第19-24页 |
| ·心理健康概论 | 第19-20页 |
|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 第20-22页 |
|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 ·青少年社会期望、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23-24页 |
| ·问题提出 | 第24-26页 |
| 第2章 研究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 第26-32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26-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 ·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 ·统计软件 | 第27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总量表分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各分量表分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留守状态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总量表与分量表分结果的讨论 | 第30-31页 |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性别、学校、留守状态差异检验结果的讨论 | 第31-32页 |
| 第3章 研究二——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 第32-38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32-33页 |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 ·统计软件 | 第32-33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结果 | 第33-34页 |
| ·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结果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8页 |
| ·对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结果的讨论 | 第35-36页 |
| ·对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结果的讨论 | 第36-38页 |
| 第4章 研究三——基于绘画测验的留守儿童家庭关系研究 | 第38-46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38-39页 |
|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 ·研究工具 | 第38页 |
| ·统计软件 | 第38-39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对家庭成员描绘在画面上的大小的比较(M±SD) | 第39页 |
| ·自我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比较(人数(%)) | 第39-40页 |
| ·家庭各种人物像的特征比较(人数(%)) | 第40页 |
| ·家庭成员个人行为活动(出现最多的三项活动) | 第40-41页 |
| ·画面中描绘事物的比较(%) | 第41页 |
| ·讨论 | 第41-46页 |
| ·家庭成员在画面上大小特征的比较讨论 | 第41-42页 |
| ·自我形象在画面上位置特征的比较讨论 | 第42页 |
| ·家庭各种人物像的特征比较讨论 | 第42页 |
| ·家庭成员个人行为活动比较讨论 | 第42-43页 |
| ·画面中描绘事物的比较讨论 | 第43-46页 |
| 第5章 研究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 | 第46-52页 |
| ·对象与方法 | 第46-47页 |
| ·研究对象 | 第46页 |
| ·研究工具 | 第46-47页 |
| ·统计软件 | 第47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 ·讨论 | 第49-5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60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 第52页 |
| ·留守状态不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 | 第52页 |
| ·留守儿童家庭活动缺少整体性 | 第52-53页 |
| ·社会期望以两种方式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第53页 |
| ·建议 | 第53-58页 |
| ·政府支持 | 第53-54页 |
| ·学校干预 | 第54-55页 |
| ·家庭关爱 | 第55页 |
| ·社会扶助 | 第55-56页 |
| ·留守儿童援助模式 | 第56-58页 |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 | 第66-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