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对象以及界定 | 第12-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你)+看+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研究 | 第15-22页 |
一、格式中第一人称代词情况分析 | 第15-17页 |
(一)对“你看我”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15-16页 |
(二)对“你看我们”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16页 |
(三)对“你看俺”、“你看俺们”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16-17页 |
(四)对扩充式第一人称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17页 |
二、动词“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及其重叠形式 | 第17-19页 |
(一)“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 | 第18-19页 |
(二)“看”的重叠形式 | 第19页 |
三、格式中“你”的隐现情况分析 | 第19-20页 |
四、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你)+看+第二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研究 | 第22-28页 |
一、格式中第二人称代词情况分析 | 第22-24页 |
(一)对“你看你”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22-23页 |
(二)对“你看你们”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23页 |
(三)对“您看您”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23-24页 |
二、动词“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及其重叠形式 | 第24-25页 |
(一)“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 | 第24-25页 |
(二)“看”的重叠形式 | 第25页 |
三、格式中“你”的隐现情况分析 | 第25-26页 |
四、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你)+看+第三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研究 | 第28-34页 |
一、格式中第三人称代词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一)对“你看他”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28-29页 |
(二)对“你看人家”使用情况的考察 | 第29页 |
(三)对“你看他们”使用情况考察 | 第29-30页 |
二、动词“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及其重叠形式 | 第30-32页 |
(一)“看”的同义词替换情况 | 第30-31页 |
(二)“看”的重叠形式 | 第31-32页 |
三、格式中“你”的隐现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四、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你)+看+人称代词”中不同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对比 | 第34-40页 |
一、不同人称代词下的主观表达情感倾向义影响 | 第34-35页 |
二、动词的不同情况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三、格式开头“你”隐现与否的影响 | 第36-38页 |
四、不同人称代词下的搭配成分影响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你)+看+人称代词”格式的话语标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 | 第40-43页 |
一、“(你)+看+人称代词”类结构话语标记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现状.. | 第40-41页 |
二、教学内容 | 第41页 |
三、“(你)+看+人称代词”格式的话语标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案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