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激励机制的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式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相关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关于激励机制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关于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1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激励机制第15页
        2.1.2 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式第15-16页
        2.1.3 信息技术课程第16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2.2.1 沃尔德果斯(Wlodkowsk)的时间连续模型第16-17页
        2.2.2 Moshinskie模型第17页
    2.3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3 模式设计第18-33页
    3.1 初中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第18-24页
        3.1.1 调查对象分析第18页
        3.1.2 调查问卷设计第18页
        3.1.3 调查维度分析第18-24页
    3.2 微信相关技术分析第24-25页
    3.3 教学模式设计第25-33页
        3.3.1 教学模式设计的目标第25页
        3.3.2 教学模式设计的原则第25页
        3.3.3 教学内容设计第25-26页
        3.3.4 教学流程设计第26-27页
        3.3.5 激励机制设计第27-30页
        3.3.6 教学模式设计第30-33页
4 实验研究第33-43页
    4.1 实验设计第33-35页
        4.1.1 实验设计步骤第33页
        4.1.2 实验对象及假设第33页
        4.1.3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3-35页
    4.2 实验实施第35-43页
        4.2.1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第35页
        4.2.2 实验阶段划分第35-36页
        4.2.3 实验阶段案例分析第36-43页
5 实验结论及反馈第43-48页
    5.1 实验结论第43-46页
        5.1.1 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第43-45页
        5.1.2 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影响第45-46页
    5.2 实验反馈第46-48页
        5.2.1 教师方面第46-47页
        5.2.2 学生方面第47页
        5.2.3 平台推送方面第47-48页
6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48-49页
    6.1 研究总结第48页
    6.2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51-52页
附录2 测试卷A第52-53页
附录3 测试卷B第53-54页
附录4 原始数据截图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陆与台湾学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民国时期(1912-1949)西北边疆女子教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