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单点登录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2 OAuth协议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 第17-28页 |
2.1 单点登录技术 | 第17-20页 |
2.1.1 单点登录原理 | 第17-18页 |
2.1.2 单点登录流程 | 第18-20页 |
2.2 OAUTH协议 | 第20-24页 |
2.2.1 OAUTH协议的原理 | 第20-21页 |
2.2.2 OAUTH2.0协议的授权流程 | 第21-23页 |
2.2.3 互信应用系统间身份认证方法与OAuth的区别 | 第23-24页 |
2.3 基于REST的Web Services技术 | 第24-26页 |
2.3.1 Restful Web Services架构 | 第24-25页 |
2.3.2 REST面临的安全威胁及采用的安全策略 | 第25-26页 |
2.4 SSL/HTTPS | 第26-27页 |
2.4.1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 第26页 |
2.4.2 HTTPS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互信应用系统间身份认证方法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31页 |
3.1.1 简介 | 第28-29页 |
3.1.2 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1.3 票据设计 | 第30-31页 |
3.2 互信应用接入规范 | 第31-35页 |
3.2.1 互信应用服务器接入 | 第32-33页 |
3.2.2 互信应用票据验证流程 | 第33-35页 |
3.3 互信应用系统间身份认证系统 | 第35-38页 |
3.3.1 用户管理中心 | 第35-36页 |
3.3.2 应用管理中心 | 第36页 |
3.3.3 认证中心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互信应用系统间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2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4.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41页 |
4.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2-45页 |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第43页 |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第43-45页 |
4.4 软件架构 | 第45-46页 |
4.5 逻辑层接口设计 | 第46-48页 |
4.5.1 用户管理接口 | 第47页 |
4.5.2 用户认证接口 | 第47-48页 |
4.6 互信应用系统间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 | 第48-51页 |
4.6.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 第48-49页 |
4.6.2 应用管理模块实现 | 第49-50页 |
4.6.3 认证管理模块实现 | 第50-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互信应用系统问身份认证系统的测试与部署 | 第52-59页 |
5.1 测试平台 | 第52页 |
5.1.1 测试环境 | 第52页 |
5.1.2 软件平台 | 第52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52-56页 |
5.2.1 用户管理模块测试 | 第53页 |
5.2.2 认证管理模块测试 | 第53-54页 |
5.2.3 应用管理模块测试 | 第54-56页 |
5.3 集成测试 | 第56页 |
5.4 HTTPS服务的部署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