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冀东地域音乐融入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一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4页 |
二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是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 | 第14页 |
三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的特殊性 | 第15页 |
第三节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 第15-17页 |
一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的实用性 | 第15-16页 |
二 校本课程融入地域音乐的实效性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教学主管部门是此项工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冀东地域音乐综述 | 第18-33页 |
第一节 冀东民歌 | 第18-23页 |
一 冀东民歌概述 | 第18页 |
二 冀东民歌的体裁形式 | 第18-20页 |
三 冀东民歌的题材来源 | 第20-21页 |
四 冀东民歌的教学应用 | 第21-23页 |
第二节 评剧音乐 | 第23-26页 |
一 评剧简述 | 第23页 |
二 评剧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三 评剧的时代性 | 第24-25页 |
四 评剧的教学应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皮影戏与唐剧音乐 | 第26-29页 |
一 中国皮影戏 | 第26页 |
二 唐山皮影 | 第26-27页 |
三 唐剧 | 第27页 |
四 唐山皮影的教学应用 | 第27-29页 |
第四节 乐亭大鼓音乐 | 第29-33页 |
一 乐亭大鼓的唱腔 | 第30页 |
二 乐亭大鼓的伴奏 | 第30页 |
三 乐亭大鼓的说白 | 第30-31页 |
四 乐亭大鼓的书目 | 第31页 |
五 乐亭大鼓的教学应用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冀东地域音乐融入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草拟)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冀东地域音乐融入校本课程的教学纲要 | 第33-37页 |
一 开设冀东地域音乐校本课程 | 第33-34页 |
二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探究 | 第34-37页 |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冀东地域音乐活动 | 第37页 |
第二节 冀东地域音乐融入校本课程的实施细则 | 第37-39页 |
一 培养高素质的熟谙冀东地域音乐的师资队伍 | 第38页 |
二 编纂高标准的囊括冀东地域音乐的特色教材 | 第38页 |
三 构建高起点的适用冀东地域音乐教学的大环境与软硬件设施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冀东地域音乐融入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 第39-44页 |
一 校领导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关制度是否健全 | 第39-41页 |
二 音乐教师针对冀东地域音乐方面的教学科研能力 | 第41-42页 |
三 考核教师对冀东地域音乐的综合知识结构与全面教学能力 | 第42页 |
四 抽查学生对冀东地域音乐应知应会的范围与底线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后记 (含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