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探研--以历史教育为中心的考察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7页 |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 (一)基于历史教材开发体现民族特色内容的要求 | 第9页 |
| (二)基于现实的要求 | 第9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一)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 (二)国内学者对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的介绍 | 第12-13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4页 |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教育内涵解析 | 第17-23页 |
| 一、爱国主义的定义、内容及时代特征 | 第17-21页 |
| (一)爱国主义的定义 | 第17-18页 |
|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 二、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联系 | 第21-23页 |
| (一)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历史教学的始终 | 第21页 |
| (二)历史教学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力依托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 第23-29页 |
| 一、利于少数民族之间团结与繁荣 | 第23页 |
| 二、利于加深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 | 第23-24页 |
| 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 第24-25页 |
| 四、利于引导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第25页 |
| 五、利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 第29-37页 |
| 一、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的原则 | 第29-30页 |
| (一)遵循运用相关少数民族历史教学内容教育的原则 | 第29页 |
| (二)遵循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 | 第29-30页 |
| (三)遵循各民族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力量原则 | 第30页 |
| 二、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的途径 | 第30-37页 |
| (一)历史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培养途径 | 第30-31页 |
| (二)校内外具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 | 第31-32页 |
| (三)少数民族中学生本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32-33页 |
| (四)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第33-37页 |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学案例 | 第37-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