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四、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14-16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一、归因和归因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 二、学习动机概述 | 第17-18页 |
| 三、学习动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过程 | 第19-24页 |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19-20页 |
| (一)调查目的 | 第19页 |
| (二)调查对象 | 第19-20页 |
|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0-21页 |
|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0页 |
| (二)高中生地理学习效果归因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0-21页 |
|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工作 | 第21-24页 |
| (一)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第21页 |
| (二)数据处理 | 第21页 |
| (三)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1-22页 |
| (四)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4-38页 |
|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4-28页 |
|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总分分布直方图 | 第24页 |
| (二)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整体分析 | 第24-25页 |
| (三)不同群体地理学习动机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 (四)学习动机与成绩的正向相关性 | 第27-28页 |
| 二、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5页 |
| (一)地理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 | 第29-30页 |
| (二)地理学习兴趣与地理学习动机 | 第30页 |
| (三)地理学习能力与地理学习动机 | 第30-32页 |
| (四)地理教师与地理学习动机 | 第32-34页 |
| (五)期望与地理学习动机 | 第34-35页 |
| 三、归因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 四、高中生地理学习效果归因倾向与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激发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策略 | 第38-45页 |
| 一、运用积极的归因训练,转变消极归因倾向 | 第38-41页 |
| (一)归因训练的途径 | 第38-40页 |
| (二)归因训练的方法 | 第40-41页 |
| 二、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习的价值,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 第41页 |
| 三、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 第41-43页 |
| (一) 精心导课,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 第41-42页 |
| (二)巧妙利用口诀,浅化学习内容 | 第42页 |
| (三)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 第42-43页 |
| 四、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 第43页 |
| 五、提升地理教师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3-44页 |
| 六、指导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业期望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一、结论 | 第45-46页 |
|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现状及学习效果归因倾向 | 第45页 |
| (二)激发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策略 | 第45-46页 |
| 二、研究不足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高中生地理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归因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