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7-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14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六、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二部分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 第三部分 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 一、课程性质分析 | 第23-24页 |
| 二、教学大纲分析 | 第24-25页 |
| 三、立体化教材设计分析 | 第25-29页 |
| 四、学习活动的设计分析 | 第29-30页 |
|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分析 | 第30-33页 |
| 第四部分 同一门课程的国家精品课程对比分析 | 第33-42页 |
|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国家精品课程对比分析 | 第33-40页 |
| 二、《教学系统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五部分 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启示 | 第42-45页 |
| 一、国家精品课程涉及到的课程性质不均衡 | 第42页 |
| 二、建设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多和平稳的态势 | 第42页 |
| 三、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反映不够明晰 | 第42-43页 |
| 四、文字主教材和电子教案的建设力度不够 | 第43页 |
| 五、意识到了先前学习者“学生作品”的重要性 | 第43页 |
| 六、学习评价方式单一 | 第43页 |
| 七、个别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 第43-45页 |
| 第六部分 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趋势 | 第45-51页 |
| 一、规范和健全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门类,趋向体系化、全面化 | 第45页 |
| 二、鼓励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加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 | 第45页 |
|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以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为支撑 | 第45-46页 |
| 四、加大精品课程中实验/实践环节的建设力度 | 第46-48页 |
| 五、提供学习风格测试系统和导引式问题,帮助学习者高效的开展多种学习方式 | 第48页 |
| 六、丰富课堂实录中所使用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 第48-49页 |
| 七、升级现有校级、省级精品课程,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得以共享 | 第49-50页 |
| 八、重视国家精品课程的更新、完善,倡导普及、推广和使用 | 第50-51页 |
| 第七部分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