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数据质量的非统计数据博弈研究文献 | 第11-15页 |
1.2.1.1 国外关于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研究文献 | 第11-13页 |
1.2.1.2 国内关于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1.2.2 统计数据博弈研究文献 | 第15-17页 |
1.3 相关概念、理论、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 第17-22页 |
1.3.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7-20页 |
1.3.1.1 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 第17-18页 |
1.3.1.2 统计数据失真与统计数据造假 | 第18页 |
1.3.1.3 博弈论 | 第18-20页 |
1.3.2 文章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3.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现状的若干实证分析 | 第22-28页 |
2.1 统计执法等方面反映出来的数据质量问题 | 第22-23页 |
2.2 中央与地方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分析 | 第23-26页 |
2.2.1 中央与地方公布的 GDP 的绝对值差异 | 第23-24页 |
2.2.2 中央与地方公布的 GDP 的增长差异 | 第24-25页 |
2.2.3 中央和地方公布的 GDP 的产业构成差异 | 第25-26页 |
2.3 中央与地方公布的人口统计差异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政府统计数据生成过程分析 | 第28-36页 |
3.1 政府统计数据生成过程描述 | 第28-30页 |
3.2 统计数据生成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 第30-34页 |
3.2.1 统计造假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30-31页 |
3.2.2 供给方与需求方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2.1 供给方的策略选择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2 需求方的策略选择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统计数据博弈类型 | 第34-36页 |
第4章 统计数据博弈模型与均衡分析 | 第36-52页 |
4.1 同级地区间官员的政绩博弈模型 | 第36-38页 |
4.1.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36-38页 |
4.1.2 均衡结果的参数分析 | 第38页 |
4.2 官员干预基层的博弈模型 | 第38-41页 |
4.2.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39-40页 |
4.2.2 均衡结果的参数分析 | 第40-41页 |
4.3 官员干预统计部门的博弈模型 | 第41-43页 |
4.3.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41-42页 |
4.3.2 均衡结果的参数分析 | 第42-43页 |
4.4 基层填报单位与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 | 第43-45页 |
4.4.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43-44页 |
4.4.2 均衡结果的参数分析 | 第44-45页 |
4.5 上下级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 | 第45-47页 |
4.5.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45-46页 |
4.5.2 均衡结果的参数分析 | 第46页 |
4.5.3 参数的极端值分析 | 第46-47页 |
4.6 平行博弈方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 | 第47-50页 |
4.6.1 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均衡 | 第48-50页 |
4.7 博弈群表达的含义及直接结论 | 第50-52页 |
第5章 统计数据的博弈均衡观与管理对策 | 第52-60页 |
5.1 统计数据的博弈均衡观 | 第52-53页 |
5.2 基于博弈模型的管理对策 | 第53-59页 |
5.3 结束语 | 第59-60页 |
附表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