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甜高粱茎汁发酵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酒精生产意义与现状第11-16页
        1.1.1 燃料乙醇的应用第11-12页
        1.1.2 燃料乙醇生产的意义第12-13页
        1.1.3 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1.1.3.1 世界各国燃料乙醇工业的概况第13-14页
            1.1.3.2 我国燃料乙醇工业的现状第14-16页
    1.2 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的优越性与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乙醇主要生产原料第16-17页
        1.2.2 以甜高粱茎汁为乙醇发酵原料的优越性第17-18页
            1.2.2.1 糖质原料发酵的优势第17页
            1.2.2.2 抗逆性强,种植地域广泛,原料易获取第17页
            1.2.2.3 生物学产量高,茎秆含糖丰富第17-18页
        1.2.3 甜高粱工业化的瓶颈第18-19页
        1.2.4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19页
    1.3 菌种选育第19-23页
        1.3.1 乙醇发酵的方法及发酵机制第20页
        1.3.2 优良菌种的育种方法及研究现状第20-23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2.1 材料第24-27页
        2.1.1 试验菌第24页
        2.1.2 药品第24-25页
        2.1.3 原料第25页
        2.1.4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5页
        2.1.5 培养基第25-26页
            2.1.5.1 麦芽汁培养基第25-26页
            2.1.5.2 发酵培养基第26页
            2.1.5.3 种子培养基第26页
            2.1.5.4 通用培养基第26页
            2.1.5.5 TTC显色培养基第26页
            2.1.5.6发醇培养基第26页
        2.1.6 试剂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1页
        2.2.1 驯化第27页
        2.2.2 F-1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
        2.2.3 F-1的X-ray诱变第27-28页
        2.2.4 X-ray诱变株的筛选第28页
        2.2.5 F-1硫酸二已酯诱变第28页
        2.2.6 硫酸二已酯诱变株的筛选第28-29页
        2.2.7 最佳pH值的确定第29页
        2.2.8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第29页
        2.2.9 最佳发酵温度的确定第29页
        2.2.10 F-1菌体个数的测定第29页
        2.2.11 pH值的测定第29页
        2.2.12 还原糖、总糖的测定第29-30页
        2.2.13 酒精度的测定第30-31页
        2.2.14 酵母浓度的测定第31页
        2.2.15 酒精得率第31页
    2.3 发酵试验设计第31-32页
        2.3.1 单因素试验第31-32页
        2.3.2 响应面试验设计第32页
    2.4 甜高梁茎汁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方法第32-36页
        2.4.1 试验方法第33页
        2.4.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3-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6-57页
    3.1 发酵菌株的选育第36-42页
        3.1.1 化后的酵母菌株F-1的发酵试验第36页
        3.1.2 F-1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6-37页
        3.1.3 X-ray照射时间下的致死率第37-39页
        3.1.4同一浓度DES不同作用时间下的致死率第39页
        3.1.5 正交试验确定(DES)的诱变参数第39-42页
    3.2 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第42-44页
        3.2.1 最佳pH值的确定第42-43页
        3.2.2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第43页
        3.2.3 最佳发酵温度的确定第43-44页
    3.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44-52页
        3.3.1 单因素试验第44-45页
        3.3.2 响应面法优化甜高粱汁发酵培养基第45-52页
            3.3.2.1. 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第47页
            3.3.2.2 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第47-52页
    3.4 甜高粱茎汁分批发酵动力学的研究第52-57页
第四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峰葡萄酿造葡萄酒香气物质的研究
下一篇:虫草的液体培养及胞外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