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论文--蔬菜加工食品论文

发酵酸菜的乳杆菌属细菌的筛选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乳酸菌简介第11-12页
        1.1.1 乳酸菌的定义第11页
        1.1.2 乳酸菌的分类第11页
        1.1.3 乳酸菌的代谢第11-12页
        1.1.4 乳酸菌的分布第12页
    1.2 乳酸菌分离与鉴定方法第12-14页
        1.2.1 乳酸菌的分离方法第12页
        1.2.2 乳酸菌的鉴定方法第12-14页
    1.3 乳酸菌的特性第14-17页
        1.3.1 乳酸菌的生长特性第14页
        1.3.2 乳酸菌的产酸特性第14-15页
        1.3.3 乳酸菌的抑菌特性第15页
        1.3.4 乳酸菌的其它特性第15-17页
    1.4 乳酸菌发酵制品的风味成分第17-18页
        1.4.1 乳酸菌产生的风味物质第17页
        1.4.2 乳酸菌发酵制品风味成分的检测第17-18页
        1.4.3 乳酸菌发酵制品风味成分的分析第18页
    1.5 乳酸菌应用第18-19页
        1.5.1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2 乳酸菌在医疗保健业的应用第19页
        1.5.3 乳酸菌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19页
    1.6 乳酸菌发展前景第19-20页
        1.6.1 乳酸菌的研究新进展第19-20页
        1.6.2 乳酸菌的研究前景第20页
    1.7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0-22页
        1.7.1 论文研究目的第20-21页
        1.7.2 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酸菜中乳杆菌属细菌的分离筛选第22-26页
    2.1 材料和仪器第22-23页
        2.1.1 采集样品第22页
        2.1.2 主要培养基第22页
        2.1.3 试剂和药品第22-23页
        2.1.4 仪器和设备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2.1 乳酸菌的分离第23-24页
        2.2.2 乳杆菌属细菌筛选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5页
        2.3.1 乳酸菌的分离结果第24页
        2.3.2 乳杆菌属细菌的筛选结果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乳杆菌属细菌的产酸性能及抑菌性能研究第26-32页
    3.1 材料和仪器第26-27页
        3.1.1 实验菌株第26页
        3.1.2 主要培养基第26页
        3.1.3 试剂和药品第26-27页
        3.1.4 仪器和设备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页
        3.2.1 乳酸菌的产酸性能研究第27页
        3.2.2 乳酸菌的抑菌性能研究第2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3.3.1 乳酸菌的产酸性能结果第27-29页
        3.3.2 乳酸菌的抑菌性能结果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乳杆菌属细菌的分类鉴定第32-37页
    4.1 材料和仪器第32-33页
        4.1.1 供试菌株第32页
        4.1.2 试剂和药品第32页
        4.1.3 仪器和设备第32-33页
    4.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4.2.1 变性第33页
        4.2.2 PCR扩增第33-34页
        4.2.3 凝胶电泳第34页
        4.2.4 测序第34-3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5-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发酵酸菜品质评价及风味成分分析第37-48页
    5.1 材料和仪器第37页
        5.1.1 实验材料第37页
        5.1.2 菌株第37页
        5.1.3 仪器和设备第37页
    5.2 实验方法第37-39页
        5.2.1 发酵酸菜的制作第37-38页
        5.2.2 酸菜发酵过程pH的测定方法第38页
        5.2.3 酸菜成品感官评价及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第38-39页
        5.2.4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第3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5.3.1 酸菜发酵过程中pH变化第39-41页
        5.3.2 酸菜成品的感官评价得分第41-42页
        5.3.3 酸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第42-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6.1 结论第48-49页
    6.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位100MSps流水线ADC的研究实现
下一篇:金针菇粉对面食质构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