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问题 | 第13-25页 |
一、历史、历史学与历史学科能力要求 | 第13-18页 |
(一)历史、历史学与历史教育 | 第13-14页 |
(二)历史学科能力问题 | 第14-18页 |
二、高考指导性文件中的历史学科能力要求 | 第18-25页 |
(一)新课标“能力目标”解读 | 第18-20页 |
(二)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解读 | 第20-24页 |
(三)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与新课标“能力目标”的对接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学科能力分析 | 第25-50页 |
一、2011-2016 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中学科能力逐题全样本解析 | 第25-44页 |
二、第40题中学科能力考查的纵向发展 | 第44-48页 |
1.运用“新材料、新情景”,考查“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44-45页 |
2.材料简单化、多样化,考查综合、对比分析能力 | 第45页 |
3.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基础性的能力测试 | 第45-46页 |
4.历史解释、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科能力测试的重点 | 第46-47页 |
5.历史创新思维能力伴随其中 | 第47-48页 |
三、第40题中学科能力考查的不足之处 | 第48-50页 |
1.评分标准单一 | 第48页 |
2.对能力的考查力度尚有提升的空间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基于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学科能力测试的相关中学历史教学思考 | 第50-60页 |
一、历史新课改的不足及走向思考 | 第50-55页 |
(一)历史新课改的不足 | 第50-51页 |
(二)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走向 | 第51-55页 |
二、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 第55-60页 |
(一)关于中学历史“教”的思考 | 第55-57页 |
(二)关于中学历史“学”的思考 | 第57-58页 |
(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