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环境与能源 | 第12-14页 |
1.2 氢燃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第14-19页 |
1.2.1 氢燃料电池 | 第14-15页 |
1.2.2 纯氢内燃机 | 第15-17页 |
1.2.3 掺氢内燃机 | 第17-19页 |
1.3 废气再循环技术 | 第19-22页 |
1.3.1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分类 | 第19-20页 |
1.3.2 废气再循环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32页 |
2.1 基本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2.2 湍流模型 | 第26页 |
2.3 喷雾模型 | 第26-27页 |
2.4 点火模型 | 第27-28页 |
2.5 燃烧模型 | 第28-29页 |
2.6 排放模型 | 第29-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发动机仿真平台建立及模型验证 | 第32-40页 |
3.1 发动机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32-36页 |
3.1.1 发动机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置 | 第35-36页 |
3.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第4章 氢气能量占比对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40-58页 |
4.1 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 第40-50页 |
4.1.1 燃料的喷射及混合 | 第40-44页 |
4.1.2 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 | 第44-50页 |
4.2 不同氢气能量占比下缸内燃烧和排放特性 | 第50-55页 |
4.2.1 不同氢气能量占比下缸内的燃烧特性 | 第50-53页 |
4.2.2 不同氢气能量占比下缸内的排放特性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5章 废气再循环对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58-68页 |
5.1 不同EGR率下缸内燃烧和排放特性 | 第58-62页 |
5.1.1 不同EGR率下缸内的燃烧特性 | 第58-61页 |
5.1.2 不同EGR率下缸内的排放特性 | 第61-62页 |
5.2 EGR条件下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62-66页 |
5.2.1 不同点火提前角下缸内的燃烧特性 | 第63-65页 |
5.2.2 不同点火提前角下缸内的燃烧特性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8-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