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地方戏曲音乐论文

皖中庐剧腔词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皖中方言与庐剧关系研究第16-30页
    第一节 皖中庐剧沿革第16-23页
        一、庐剧历史“源流说”第16-19页
        二、中路庐剧的声腔结构第19-21页
        三、中路庐剧声腔的旋律特征第21-23页
    第二节 皖中方言特征第23-26页
        一、“方言”说第23页
        二、皖中方言特征第23-26页
    第三节 庐剧中的“皖中方言”特征第26-30页
        一、地方戏曲中的“方言”第26-27页
        二、庐剧音乐的“地方方言”第27-30页
第二章 皖中庐剧腔词音调关系研究第30-61页
    第一节 唱腔与字调的关系第31-50页
        一、腔格与字调的关系第31-45页
        二、“变调”与唱腔第45-50页
    第二节 唱腔与语调的关系第50-61页
        一、语调与腔句旋法的结合关系第50-56页
        二、相背现象的处理第56-61页
第三章 皖中庐剧腔词节奏关系研究第61-82页
    第一节“轻重”——腔词节奏第61-73页
        一、腔词节奏强弱之“习惯轻重音”第61-64页
        二、腔词节奏强弱之“特意轻重音”第64-73页
    第二节 唱词节拍重音之于唱腔节奏第73-76页
        一、唱词节拍重音概念第73页
        二、唱词节拍重音与唱腔节奏的处理原则第73-76页
    第三节 节奏段落——腔与词的结合第76-82页
第四章 皖中庐剧腔词句式关系研究第82-103页
    第一节 庐剧中的唱词句式第82-88页
        一、主调唱词的句式特征第82-86页
        二、花腔唱词的句式特征第86-88页
    第二节 庐剧中的唱腔句式第88-100页
        一、主调唱腔的句式特征第89-97页
        二、花腔唱腔的句式特征第97-100页
    第三节 庐剧唱词句式对唱腔句式的制约关系第100-103页
        一、二凉腔第100-101页
        二、寒腔第101页
        三、三七腔第101页
        四、小生调第101页
        五、花腔小调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附录第108-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1911-1949)
下一篇:贝多芬《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