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华侨留守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国内华侨留守儿童研究现状第9-10页
        1.1.2 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3-28页
    1 核心概念界定第13-14页
        1.1 华侨留守初中生第13页
        1.2 自我同一性第13页
        1.3 心理健康第13-14页
    2 自我同一性综述第14-24页
        2.1 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2.2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第15页
        2.3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2.4 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第17-20页
        2.5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第20-24页
    3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4-26页
    4 问题提出第26-28页
        4.1 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第26页
        4.2 基于实践提出问题第26-28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8-34页
    1 研究对象第28页
    2 研究工具第28-31页
        2.1 亲子依恋量表第28-29页
        2.2 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第29-30页
        2.3 应对方式量表第30页
        2.4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第30-31页
        2.5 基本情况调查表第31页
    3 研究方法第31-32页
        3.1 访谈法第31页
        3.2 问卷法第31-32页
        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32页
    4 研究思路第32-33页
    5 数据处理第33-34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4-49页
    1 华侨留守初中生现状分析第34-41页
        1.1 华侨留守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现状及其年级与性别差异分析第34-35页
        1.2 华侨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年级与性别差异分析第35-37页
        1.3 华侨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年级与性别差异第37-39页
        1.4 华侨留守初中生亲子依恋的现状及其年级与性别差异第39-41页
    2 华侨留守初中生与国内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的对比分析第41-44页
        2.1 华侨留守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与国内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的对比分析第41-42页
        2.2 华侨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国内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的对比分析第42-43页
        2.3 华侨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国内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的对比分析第43页
        2.4 华侨留守初中生亲子依恋与国内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的对比分析第43-44页
    3 华侨留守初中生亲子依恋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第44-46页
    4 华侨留守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46-49页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第49-53页
    1 华侨留守初中生发展的总体特点第49-51页
    2 亲子依恋对自我同一性影响机制模型分析第51页
    3 应对方式在自我同一性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7页
    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2 建议第54-55页
        2.1 依据华侨留守初中生新变化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第54页
        2.2 加强对华侨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发展的培养第54-55页
    3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55-56页
        3.1 研究的创新第55页
        3.2 研究不足第55-56页
    4 未来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附录第64-78页
    附录A: 华侨留守初中生访谈提纲第64-67页
    附录B: 自我同一性问卷第67-70页
    附录C: 心理健康问卷第70-73页
    附录D: 亲子关系问卷第73-76页
    附录E: 应对方式问卷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损害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认定研究
下一篇: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中第三方法律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