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2页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一、 知识型员工 | 第15页 |
二、 工作压力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工作压力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一、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 | 第16-18页 |
二、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理论 | 第18-19页 |
三、 工作压力的测量 | 第19页 |
四、 压力管理策略理论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的整理与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整理归类 | 第21-24页 |
第二节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及分析 | 第24-27页 |
一、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 | 第24-26页 |
二、 企业知识型员工与体力工作者工作压力源的区别分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及其结果的实证分析 | 第28-43页 |
第一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 | 第29-35页 |
一、 问卷设计与选择 | 第29-30页 |
二、 数据收集及描述 | 第30页 |
三、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工作压力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第35-40页 |
一、 工作压力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页 |
二、 皮尔逊相关分析 | 第35-39页 |
三、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节 调查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一、 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 | 第40-41页 |
二、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三、 缓冲作用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的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第一节 企业层面压力管理策略 | 第43-48页 |
一、 有效地控制压力源 | 第43-45页 |
二、 实施员工援助计划 | 第45-46页 |
三、 增强工作压力缓冲变量的作用 | 第46-48页 |
第二节 个体层面的压力应对策略 | 第48-50页 |
一、 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 第48页 |
二、 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 第48页 |
三、 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 | 第48-49页 |
四、 进行合理的身心缓冲 | 第49页 |
五、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