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虹鳟、三文鱼产品 | 第16-18页 |
·色素添加剂 | 第18-20页 |
·色素添加剂的类型 | 第18-20页 |
·饲料中允许添加限量 | 第20页 |
·色素沉积的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虾青素 | 第20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角黄素 | 第20-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罗丹明 B | 第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几种色素 | 第21页 |
·产品真实性识别的检测方法 | 第21-23页 |
·稳定同位素法 | 第21-23页 |
·组织学方法 | 第23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虹鳟中几种色素的沉积规律研究 | 第25-42页 |
·前言 | 第25-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试验动物 | 第26页 |
·试验设计和日粮 | 第26页 |
·饲养管理 | 第26-27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7-2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样品采集 | 第28页 |
·三文鱼、虹鳟鱼色度与红度的分析 | 第28页 |
·色素残留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不同色素处理对虹鳟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色素处理组虹鳟、三文鱼的 RSF 值和 a*值 | 第31-35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 第35-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稳定同位素法对虹鳟的溯源性研究 | 第42-49页 |
·前言 | 第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动物 | 第42页 |
·试验设计和日粮 | 第42页 |
·饲养管理 | 第42-43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3-4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虹鳟鱼肉样品的采集 | 第44页 |
·三文鱼肉样品的采集 | 第44页 |
·C、N 稳定同位素分析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不同基础日粮中δ~(13)C、δ~(15)N 值的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处理对虹鳟肌肉中δ~(13)C、δ~(15)N 值的影响 | 第45-46页 |
·饲料中与虹鳟肌肉中δ~(13)C、δ~(15)N 值的关系 | 第46-47页 |
·虹鳟肌肉与三文鱼肌肉中δ~(13)C、δ~(15)N 值的差异 | 第47-4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肌肉组织学方法研究 | 第49-63页 |
·前言 | 第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9-51页 |
·试验动物 | 第49页 |
·试验设计和日粮 | 第49页 |
·饲养管理 | 第49-51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51-5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1页 |
·虹鳟鱼肉样品的采集 | 第51页 |
·三文鱼肉样品的采集 | 第51页 |
·肌纤维石蜡组织切片的制作 | 第51-52页 |
·组织切片的 HE 染色 | 第52页 |
·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虹鳟鱼体重对虹鳟肌肉组织学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对虹鳟肌肉组织学的影响 | 第53-55页 |
·日粮中添加色素对虹鳟肌肉组织学的影响 | 第55-60页 |
·虹鳟与三文鱼肌肉组织学比较 | 第60-6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5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63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