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X归X(,Y归Y)”及相关构式研究

Abstract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综述第12-18页
     ·对于“X 归 X”的研究第12-16页
     ·对于“X 是 X(,Y 是 Y)”的研究第16-18页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对象第18-19页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第19页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第19页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第19页
   ·本文的语料来源第19-21页
第二章 “X 归 X(,Y 归 Y)”构式的构件及构式义解析第21-40页
   ·引言第21页
   ·“X 归 X(,Y 归 Y)”构件分析第21-35页
     ·“X”的特征分析第23-30页
     ·“X”的主要属性——类事件性第30-34页
     ·“归”的特征分析第34-35页
   ·“X 归 X(,Y 归 Y)”构式义分析及主观性表现第35-38页
     ·“X 归 X(,Y 归 Y)”的构式义第35页
     ·“X 归 X(,Y 归 Y)”主观性表现第35-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X 归 X(,Y 归 Y)”的话语功能及内部理据性分析第40-50页
   ·引言第40页
   ·“X 归 X(,Y 归 Y)”的话语功能第40-45页
     ·单项式“X 归 X”与先行句和后续句的语义关系第41-42页
     ·双项式或多项式“X 归 X(,Y 归 Y)”与先行句和后续句的语义关系第42-45页
   ·“X 归 X(,Y 归 Y)”的内部理据性分析第45-49页
     ·表“确认”义的“X 归 X(,Y 归 Y)”第46页
     ·表“区别”义的“X 归 X(,Y 归 Y)”第46-47页
     ·表“区别+转折”义的“X 归 X(,Y 归 Y)”第47-48页
     ·表“让转”义“X 归 X(,Y 归 Y)”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X 归 X(,Y 归 Y)”的会话含义及语用推理第50-57页
   ·引言第50页
   ·“X 归 X(,Y 归 Y)”的会话含义第50-53页
     ·会话含义第50-51页
     ·会话含义形成机制——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第51-53页
   ·“X 归 X(,Y 归 Y)”语用推理的机制第53-56页
     ·语用推理的机制第54-55页
     ·“X 归 X(,Y 归 Y)”的语用推理的机制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与构式“X 是 X(,Y 是 Y)”的对比分析第57-67页
   ·引言第57页
   ·句法功能的对比第57-62页
     ·内部构成第57-59页
     ·外部扩展第59-62页
   ·语义特征的对比第62-64页
     ·核心动词语义特征的对比第62-63页
     ·整体语义特征的对比第63-64页
   ·篇章语用的对比第64-66页
     ·篇章语用上的相似点第64-65页
     ·篇章语用上的不同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语第67-69页
   ·结论第67页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音节形容词副词化及其重叠形式研究
下一篇:新疆双语骨干教师关联词偏误调查与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