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历史课程与现代女性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状况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2-21页
  (一) 研究状况第12-19页
  (二)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1页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一) 女性主义课程观第21-24页
  (二) 人的现代化理论第24-26页
 四、研究的思路及结构第26-27页
  (一) 研究思路第26-27页
  (二) 研究的结构第27页
 五、研究的方法第27-29页
  (一) 资料查阅第27-28页
  (二) 问卷调查第28-29页
第二章 历史课程培养现代女性意识的制约因素第29-40页
 一、历史课程标准因素第29-31页
 二、历史教材因素第31-35页
  (一) 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性别差异第32-33页
  (二)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性别差异第33-34页
  (三) 历史教材编写者的性别构成第34-35页
 三、历史教师因素第35-37页
 四、史学观念因素第37-39页
 五、学校制度因素第39页
 六、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历史教师的性别意识调查及性别意识形成机制第40-60页
 一、教师社会性别意识研究概述第40-42页
  (一) 研究对象鉴定第40-41页
  (二) 研究的基本情况第41-42页
 二、历史教师的性别意识调查及其分析第42-58页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第42-43页
  (二) 对历史教师性别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第43-51页
  (三) 历史教师的性别结构第51-54页
  (四) 历史教师访谈——说性别第54-55页
  (五) 增强历史教师性别意识第55-58页
 三、性别意识形成的互动机制第58-59页
  (一) 师生互动第58页
  (二) 异性互动第58-59页
  (三) 同伴互动第59页
 四、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历史教学与现代女性意识的培养第60-79页
 一、现代女性价值探析第60-62页
  (一) 现代性的驳论第60-61页
  (二) 现代女性的价值取向第61-62页
 二、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和性格品质第62-64页
  (一) 角色的冲突第62页
  (二) 意识的觉醒第62-63页
  (三) 现代女性的性格品质趋势第63-64页
 三、历史教学与现代女性意识培养第64-78页
  (一) 课程目标第64-67页
  (二) 教学过程第67-68页
  (三) 教学评价第68-71页
  (四) 历史教学培养现代女性意识的策略第71-75页
  (五) 历史教学培养现代女性意识整体观第75-77页
  (六) 历史教学避免性别教育的歧途第77-78页
 四、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历史学科考试对现代女性意识培养的探索第79-92页
 一、试题例举及分析第79-88页
  (一) 台湾近年指定考试考题例举第79-83页
  (二) 近年台湾的学科能力测试题(社会科)试题例举第83-86页
  (三) 结论及启示第86-88页
 二、历史考试评价引导作用第88-91页
 三、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和不足第92-95页
 一、研究的结论第92-93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附表第100-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办学校投资者与管理层治理模式的研究--以广州市A中学为例
下一篇:高中学生关于“原子结构与性质”概念的相异构想成因分析及教学矫正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