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一 闽东方言韵书简介第9-16页
   ·闽东方言南片韵书简介第9-15页
   ·闽东方言北片韵书简介第15-16页
 二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综述第16-17页
 三 本课题研究材料及方法第17-18页
   ·历史语言比较法第18页
   ·内部拟测法第18页
 四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基本情况及其音系研究第20-78页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基本情况第20-29页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出版背景第21页
   ·1897年《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作者汇编第21-22页
   ·传教士在福州具体的传教地点第22-24页
   ·史荤伯创造的新罗马字注音体系第24-27页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成书体例第27-29页
 二 现代福州方言音系第29-35页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29-30页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30-34页
   ·声调系统的比较研究第34-35页
 三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声母系统比较研究第35-40页
 四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韵母系统比较研究第40-63页
   ·“秋沟”二部音值的拟测第40-42页
   ·“初须孤过桥”五部音值的拟测第42-45页
   ·“春银东”三部音值的拟测第45-48页
   ·“花嘉奇”三部音值的拟测第48-49页
   ·“香光釭”三部音值的拟测第49-52页
   ·“山欢天”三部音值的拟测第52-53页
   ·“开杯西催歪”五部音值的拟测第53-57页
   ·“灯声宾”三部音值的拟测第57-59页
   ·“歌烧郊”三部音值的拟测第59-61页
   ·“辉之鸡”三部音值的拟测第61-63页
 五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现代福州方言声调系统比较研究第63-67页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声调系统第63-65页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的连读变调第65-67页
 六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性质第67-72页
   ·排除法的应用第67-70页
   ·共时与历时角度的切入第70-72页
 七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韵调配合表第72-78页
第三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第78-116页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对应第78-85页
 二 《广韵》韵母与《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韵母的对应第85-113页
 三 《广韵》声调与《福州方言拼音字典》声调的比较第113-116页
第四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南片韵书比较研究第116-132页
 一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方言南片韵书的比较研究第116-125页
   ·《戚林八音》、《加订美全八音》以及《闽腔快字》音系简介第116-118页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戚林八音》、《加订美全八音》以及《闽腔快字》音系的比较研究第118-125页
 二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教会榕腔文献的比较研究第125-132页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125-126页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126-130页
   ·声调系统的比较研究第130-132页
第五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与闽东北片韵书比较研究第132-137页
 一 声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132页
 二 韵母系统的比较研究第132-137页
第六章 《福州方言拼音字典》文白异读系统研究第137-197页
 一 音节结构上的文白对应第137-139页
 二 声母的文白对应关系第139-150页
   ·同发音部位的文白对应第139-147页
   ·不同发音部位的文白对应第147-150页
 三 韵母的文白对应关系第150-189页
   ·阳声韵母与阳声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51-160页
   ·阳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60-161页
   ·阴声韵母与阴声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61-178页
   ·阴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78-179页
   ·入声韵母与入声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79-188页
   ·入声韵母与其他韵母的文白对应第188-189页
 四 声调的文白对应关系第189-197页
   ·舒声调与舒声调的文白对应第190-193页
   ·舒声调与促声调的文白对应第193-195页
   ·促声调与舒声调的文白对应第195-196页
   ·促声调与促声调的文白对应第196-197页
结语第197-199页
附录 同音字表第199-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3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33-234页
致谢第234-235页
个人简历第235-236页

论文共2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海洋环境中浮游细菌多样性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卟啉、蛋白质的界面吸附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