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卟啉、蛋白质的界面吸附和相互作用

中文摘要第1-16页
英文摘要第16-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52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TIRF)概述第19-26页
     ·荧光分析法简介第19页
     ·空间分辨荧光法第19-20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TIRF)第20-26页
   ·生命物质在界面的性质研究第26-32页
     ·生命物质简介第26-28页
     ·研究生命物质的界面性质的重要意义第28-30页
     ·研究生命物质在固/液界面性质常用的方法第30-32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生命物质在固/液界面性质的研究现状第32-35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生命物质在界面形态的变化第32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生命物质在界面的吸附量第32-33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生命物质的吸附动力学第33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竞争吸附第33-34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外界因素对生命物质界面行为的影响第34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界面的其他性质第34页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第34-35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应用于液/液界面的研究现状第35-37页
   ·全内反射荧光法与同步扫描技术的联用第37-38页
   ·论文构思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52页
第二章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水溶性卟啉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特性第52-91页
   ·引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7页
     ·仪器与试剂第53-57页
     ·试验方法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85页
     ·TPPS在水溶液的荧光光谱第57-59页
     ·表面活性剂对TPPS本体溶液荧光光谱的影响第59-62页
     ·表面活性剂对TPPS在亲水玻璃/水界面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2-67页
     ·CTAB存在条件下,界面TPPS吸附量的计算第67-68页
     ·TPPS浓度对本体溶液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8-70页
     ·TPPS浓度对其界面荧光光谱以及荧光强度的影响第70-73页
     ·CTAB浓度对TPPS界面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3页
     ·pH对TPPS本体溶液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3-75页
     ·pH对界面荧光光谱及其强度的影响第75-76页
     ·界面上吸附平衡常数的计算第76-77页
     ·TPPS在玻璃/水界面的吸附和解吸附第77-79页
     ·TPPS在二氯二甲基硅烷修饰的疏水玻璃/水界面的性质初探第79-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第三章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卟啉与蛋白质在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特性第91-118页
   ·引言第91-93页
   ·实验部分第93-94页
     ·仪器与试剂第93-94页
     ·实验方法第94页
   ·结果与讨论第94-113页
     ·水溶液中BSA的固有荧光以及TPPS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第94-96页
     ·BSA对溶液中TPPS荧光光谱的影响第96-100页
     ·亲水玻璃/水界面上BSA吸附量的计算和全内反射荧光光谱第100-102页
     ·TPPS标记的BSA在亲水玻璃/水界面的吸附动力学性质研究第102-110页
     ·BSA在二氯二甲基硅烷修饰的疏水玻璃/水界面的性质初探第110-113页
   ·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8页
第四章 全内反射荧光法研究BSA在液/液界面的吸附第118-140页
   ·引言第118-119页
   ·实验部分第119-121页
     ·仪器与试剂第119-120页
     ·实验方法第120-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36页
     ·pH值对TPPS与BSA结合的影响第121-124页
     ·液/液界面的形成对水相和有机相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第124-126页
     ·BSA-TPPS在液/液界面的同步荧光特征第126-127页
     ·液/液界面吸附型体探讨第127页
     ·液/液界面吸附量的计算第127-130页
     ·不同BSA与TPPS比例对溶液中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30-131页
     ·不同BSA与TPPS比例对液/液界面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第131-132页
     ·通过BSA吸附曲线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第132-135页
     ·界面吸附常数(Kad)的计算第135-136页
   ·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0页
第五章 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40-142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研究创新性第140页
   ·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40-142页
附录1 缩略语第142-143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和论文发表情况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研究
下一篇: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微生物降解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