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 ·干酪概述 | 第9页 |
| ·干酪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 | 第9-10页 |
| ·干酪成熟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 第10-13页 |
| ·碳水化合物作为风味来源 | 第10-11页 |
| ·蛋白质作为风味来源 | 第11-12页 |
|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 | 第12页 |
| ·干酪成熟过程中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第12-13页 |
| ·干酪成熟的机理及促进成熟依据 | 第13页 |
| ·干酪加速成熟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提高成熟温度 | 第13-14页 |
| ·添加促进成熟外源酶 | 第14页 |
| ·增加活细胞数目 | 第14-15页 |
| ·修饰发酵剂细胞 | 第15页 |
| ·高压处理促进成熟 | 第15-16页 |
| ·添加干酪沫 | 第16页 |
| ·附属发酵剂和二次发酵剂的使用 | 第16页 |
| ·几种促进成熟方法相结合 | 第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促进干酪成熟的发酵剂筛选与优化 | 第17页 |
| ·促进成熟外源酶的添加方式研究 | 第17页 |
| ·酶法与添加成熟干酪相结合促进干酪成熟的研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促进干酪成熟的发酵剂筛选与优化 | 第19-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 ·菌种的活化 | 第20页 |
| ·制备发酵剂 | 第20页 |
| ·发酵剂质量的检测 | 第20页 |
| ·酸度测定 | 第20-21页 |
| ·蛋白分解量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感官评定方法 | 第21页 |
| ·工艺流程 | 第21-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 ·影响干酪发酵剂的单因素实验 | 第22-31页 |
| ·混合菌种发酵剂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1-35页 |
| ·混合菌种与单一菌株发酵干酪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促进成熟外源酶的添加方式研究 | 第37-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菌种与原料 | 第37页 |
| ·试剂 | 第37页 |
| ·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菌种的活化 | 第38页 |
| ·制备发酵剂 | 第38页 |
| ·发酵剂质量的检测 | 第38页 |
| ·酸度测定 | 第38页 |
| ·蛋白分解量测定方法 | 第38页 |
| ·干酪质构的测定 | 第38页 |
| ·干酪出品率计算 | 第38-39页 |
| ·感官评定方法 | 第39页 |
| ·工艺流程 | 第39页 |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酶法与添加成熟干酪相结合促进干酪成熟的研究 | 第42-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菌种与原料 | 第42页 |
| ·试剂 | 第42-43页 |
| ·仪器设备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菌种的活化 | 第43页 |
| ·制备发酵剂 | 第43页 |
| ·发酵剂质量的检测 | 第43页 |
| ·酸度测定 | 第43页 |
| ·蛋白分解量测定方法 | 第43页 |
| ·干酪质构的测定 | 第43页 |
| ·感官评定方法 | 第43-44页 |
| ·工艺流程 | 第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 ·促进干酪成熟的单因素试验 | 第44-49页 |
| ·酶法与添加成熟干酪相结合的促进成熟方法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54页 |
| ·不同促进成熟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创新点 | 第56页 |
| ·建议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