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三遂平妖传》“在”字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三遂平妖传》的作者、版本及语料价值第9-10页
   ·《三遂平妖传》的作者第9页
   ·《三遂平妖传》的版本第9-10页
   ·《三遂平妖传》的语料价值第10页
 第二节、研究概述第10-14页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第10-11页
   ·《三遂平妖传》研究综述第11-12页
   ·“在”字研究综述第12-14页
 第三节、研究方法第14-16页
   ·数量统计与静态描写第14页
   ·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第14-16页
第二章、《三遂平妖传》中的动词“在”第16-29页
 第一节、动词“在”的来源第16-17页
 第二节、《三遂平妖传》中的动词“在”第17-26页
   ·句法分析第17-22页
   ·语义分析第22-24页
   ·语用分析第24-26页
 第三节、动词“在”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第26-28页
   ·相同点第26-27页
   ·不同点第27-28页
 第四节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三遂平妖传》中的副词“在”第29-33页
 第一节、副词“在”的来源问题第29页
 第二节《三遂平妖传》中的副词“在”的语法分析第29-31页
   ·句法分析第30页
   ·语义分析第30页
   ·语用分析第30-31页
   ·小结第31页
 第三节、副词“在”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第31-32页
   ·相同点第31页
   ·不同点第31-32页
 第四节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三遂平妖传》的介词“在”第33-54页
 第一节、介词“在”的来源问题第33-34页
   ·上古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演变第33-34页
   ·中古介词“在”的演变第34页
   ·近代介词“在”的演变第34页
 第二节、《三遂平妖传》的介词“在”的语法分析第34-50页
   ·处所介词第35-47页
   ·时间介词第47-48页
   ·对象介词第48-49页
   ·范围介词第49-50页
 第三节、介词“在”用法的比较第50-52页
   ·历时比较第50-51页
   ·共时比较第51-52页
 第四节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三遂平妖传》中的助词“在”第54-59页
 第一节、助词“在”的来源问题第54-55页
 第二节、助词“在”在方言中的应用第55-57页
 第三节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与“在”有关的几个问题第59-70页
 第一节、“在”的通假字第59-60页
   ·“才”通“在”第59页
   ·“在”通“载”第59-60页
   ·“在”通“哉”第60页
 第二节、《三遂平妖传》中的构词词素“在”第60-65页
   ·名词第60-61页
   ·动词第61-62页
   ·副词第62-64页
   ·介词第64-65页
   ·小结第65页
 第三节“在”字句相关的句型第65-70页
   ·“在”字句与存现句第65-67页
   ·“在”字句与“给”字句第67页
   ·“在”字句与“把”字句第67-68页
   ·“在”字句与“被”字句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结论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四川省西昌等七县市方言音系比较研究